深度解析2024版清单计价标准取消"现场签证"带来的根本性变革预算编制依据及组价过程 2025-11-21
返回列表

  柯桥住建局预算编制2024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GB/T 50500-2024)的发布,对工程计价管理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调整。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变化之一,便是正式删除了长期以来在施工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现场签证”相关条款。这一修订并非简单的条文删减,而是标志着工程计价管理理念正朝着更加规范化、合同化、前瞻性的方向发生深刻转型。以下将详细对比分析2023版与2024版在“现场签证”与“工程变更及新增工程”方面的核心区别及其深远影响。

  ▲核心变化:取消“现场签证”的背景与深层内涵

  〔1〕“现场签证”条款的正式取消

  2024版清单计价标准明确取消了以往“非设计要求的内容按签证计算”的通行规则,同时删除了项目特征中那些原本可由施工单位自行斟酌确定的内容。这一重大调整意味着,过去那些依赖于施工过程中临时确认、范围相对模糊的零星工程、施工措施调整等事项,其计价路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它们不再能便捷地通过“现场签证”这一相对非正式的方式解决,而是必须被纳入更为严谨、规范的“工程变更”管理程序,或通过签订专门的“补充协议”来处理。一般预算编制要求包括

  〔2〕回顾“现场签证”的原始定义

  根据2023版计价规范的定义,现场签证特指“发包人现场代表(或其授权的监理人、工程造价咨询人)与承包人现场代表就施工过程中涉及的责任事件所作的签认证明”。这一定义本身涵盖了施工过程中大量临时性、突发性的责任事件与工作内容确认,其在实践中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即时性。

  ▲2024版对“工程变更及新增工程”的体系化调整

  〔1〕管理范畴的归并与统一

  原先那些可能通过现场签证予以确认的合同外零星工程、施工方案调整等,在2024版标准中被要求统一归口至“工程变更”或“新增工程”的管理流程之中。例如,对于合同范围之外新增的工程量,必须通过签订书面补充协议的方式,明确其具体的计价原则、计量方法与支付条件,从而使其管理行为更加标准化、可追溯。支出预算编制不完整案例

  〔2〕合同依据与书面要求的强化

  计价依据的转变:

  2024版标准特别强调,工程计价的根本依据应回归到设计图纸、技术规范以及合同条款本身。与此同时,标准明确取消了将“施工方案”作为工程量清单编制的直接依据。这一变化极大地压缩了依赖主观判断和非正式协商的“现场签证”的适用空间,促使计价行为更加客观、统一。

  风险责任划分的明晰:

  在单价合同模式下,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责任仍主要由发包人承担;然而,在总价合同模式下,此项风险则转移至承包人。无论采用何种合同形式,按项编制的措施项目清单,其完整性与准确性风险明确由承包人负责。任何因实际情况变化导致的价款调整,都必须通过合同预先设定的变更条款来执行,而非事后的签证确认。

  〔3〕“施工过程结算”机制的新建

  2024版标准创新性地引入了“施工过程结算”机制。该机制明确规定,在施工过程中支付的进度款比例不应低于已完工程价款的80%,并且要求将工程变更等涉及的费用调整,在实施过程中就逐步予以确认和支付。这一机制旨在将价款争议化解于过程之中,显著减少竣工结算阶段累积的纠纷与不确定性。工程预算编制资料有哪些

  ▲新旧版本核心区别对比分析

  〔1〕定义与范围

  2023版:涵盖临时性、零星工程,依赖施工过程中的现场即时签认。

  2024版:统一归类为正式的工程变更或新增工程,必须通过规范的书面文件进行确认。

  〔2〕计价依据

  2023版:可依据施工方案或发承包双方现场协商确定。

  2024版:严格限定以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及合同条款为唯一依据,强调客观依据。

  〔3〕风险承担

  2023版:在单价合同中,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风险主要由发包人承担。

  2024版:在总价合同中,工程量清单的缺陷风险明确由承包人承担,风险分配更为清晰。黑龙江预算编制办法解读

  〔4〕结算方式

  2023版:通常在竣工结算时,才将各类签证费用进行汇总、核对与支付。

  2024版:通过施工过程结算机制,要求变更价款在履行过程中逐步确认与支付。

  〔5〕法律效力

  2023版:经确认的现场签证文件本身可直接作为工程结算的有效证据。

  2024版:必须通过正式的补充协议或有效的变更指令才能作为调整合同价款的依据,对文件形式要求更高。

  ▲实践影响与前瞻性应对建议

  〔1〕对承包人的建议

  必须高度重视合同审核环节,在签约前即明确约定工程变更的触发条件、审批流程、计价规则和支付方式。

  在施工过程中,务必养成留存各类书面文件的习惯,包括但不限于正式的变更指令、会议纪要、往来函件及补充协议,彻底避免依赖口头承诺或非正式沟通。

  需要提升项目前期的成本预测与过程中的成本管控能力,以适应风险分配的变化。预算编制单位招投标工作

  〔2〕对发包人的建议

  需要在项目管理体系内,进一步细化工程变更的内部审批流程与决策机制,确保权限清晰、责任到人,防止因管理漏洞引发后续争议。

  在采用总价合同时,应在招标阶段对投标人报价的全面性与合理性进行更为严格的审核,以规避因清单缺漏项导致的后期纠纷。

  应主动适应并运用好“施工过程结算”机制,通过过程成本控制来实现投资目标的动态管理。

  〔3〕争议解决依据的演变

  2024版标准强调,涉及变更的争议应优先以合同约定及双方确认的书面文件作为判断依据。然而,在实务中,若承包人虽未能取得正式的变更指令,但能够通过其他有效证据(如经确认的会议纪要、监理指示记录、邮件往来等)证明发包人已知晓并同意其实施了相关工作,理论上仍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向发包人主张相应的工程价款权利。

  总而言之,2024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通过取消“现场签证”和强化“工程变更”管理,旨在构建一个更透明、更规范、更契约化的工程计价环境。这一变革对所有市场参与者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推动管理升级的重要机遇。面对新规,发包方(甲方)的管理重心需要从单纯的“节约投资”向精细化的“风险控制”转变;承包方(乙方)则需要从传统的“善于施工”向全面的“精于算账”进化;而对于广大造价从业人员,则必须推动自身从依赖个人经验的“经验主义”向依托数据与规则的“数据驱动”转型。唯有主动适应,方能在新规则下行稳致远。预算编制依据及组价过程


搜索

0758-6806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