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算与工程概算中小型泵站是农业水利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区域防洪、灌溉与调供水等重要职能,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水利设施。在水利泵站施工过程中,围堰、降水等基础环节直接关系整体工程质量。本文围绕水利泵站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展开系统阐述。
▲施工围堰技术
施工围堰作为水利建设中重要的临时性构筑物,其顺利实施与安全稳定往往是整个工程成功的基础。围堰主要用于截流和挡水,为泵站主体结构施工创造干地条件。防止涌水与堰体塌陷是围堰工程的关键控制点。
(1)围堰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基底清理→堰体填筑→铺设迎水面复合土工膜→土袋护砌。
(2)围堰结构设计
根据水面线推算,泵站位置处20年一遇重现期水位为120.18米,考虑0.5米超高,最终确定围堰顶高程为120.68米,最大堰高3.68米。为保证干地施工,采用梯形断面土围堰,坡比1:2.5,底宽21米,顶宽3米。围堰采用堤防土料填筑至设计高程,经推土机推平并碾压,压实度须达到90%以上。为提高围堰抗冲刷能力,于迎水侧铺设一层复合土工膜,并以土袋护砌。工程决算工程概算
(3)堰体填筑施工
填筑前需完成基底清理与碾压,水下部分视实际情况采用挖掘机清淤。堰体填筑应分层进行,采用推土机平整与压实,确保顶宽不小于3米,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90%)。
▲基坑支护技术
排水闸基础主要由细砂层、中砂层及粉质粘土层组成,为防止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生塌方,在围堰内侧基坑周边采用钢板桩进行支护。
(1)钢板桩选型
综合考虑工程场地条件、钢板桩特性及施工方法,选用拉森Ⅲ型钢板桩。该桩型宽度适中、抗弯性能良好,主要技术参数为:截面模量W=1600cm³,单位重量g=60kg/m。根据地质条件与施工要求,选定桩长为6米,入土深度须超过桩长的0.5倍。
(2)钢板桩施工
首先由测量人员定出围堰轴线,按间距设置导向桩(可采用钢板桩),挂线作为打桩导向。打桩机吊桩就位后,配合桩帽及送桩设备逐根施打。
(3)拔桩作业
涵洞及挡土墙施工完成并回填至一半高度后,可进行拔桩。拔桩前需通过振动使周围土体松动,减少摩阻力,缓慢上拔。若拔桩困难,可反复振动并辅以下压操作,逐步将桩拔出。修复后可重复利用。工程概算工程监理费
▲施工导流与降水技术
〖1〗水文地质概况
泵站排水闸基础处于细砂、中砂及粉质粘土层中。地下水位埋深114~115米,含水层水量丰富,砂层较厚,与邻近河流存在互补关系。
〖2〗导流方案设计
该泵站承担区域污水与雨水排放任务,设计强排流量10m³/s,引水流量5m³/s。结合工程经济性与排水需求,确定以下方案:
〔1〕依据现有排水能力及高峰期需水量,并考虑集水池调蓄能力:
-高排水日总量40000m³,分8次排出,每次使用250kW污水泵(流量5000m³/h),运行间隔为每两小时运行一小时;
-日常排水量10000–15000m³,分两次排放,同样采用250kW污水泵早晚各运行一小时。
〔2〕据此,设计日常排水规模为30000m³/日。
-配置5台22kW污水泵(单台流量300m³/h,扬程15m),备用2台;
-采用分管方式将出水引至附近河流;
-出水口处理采用碎砖平铺并以150#砂浆灌缝。
〔3〕开工后须进行抽水试验,根据实际水量调整水泵与管线配置。
〔4〕排水泵需24小时连续运行,供电系统应配置双回路电源,同时备用发电机组,防止因停电导致排水中断。现场须安排电工与机修工值班,及时处理泵机故障,避免外溢事故。工程概算工程设计
▲土方工程施工
(1)土方开挖
排水闸基础土方开挖总量约3000m³,计划工期两天,日均强度1500m³。使用2.0m³挖掘机开挖,20t自卸汽车运至弃渣场及储料场。
(2)土方回填
回填前须清除结构物表面的乳皮、粉尘与油污,外露铁件应割除并用水泥砂浆覆盖保护,确保回填面整洁、无杂物。
▲混凝土工程施工
泵站主要混凝土结构包括穿堤涵洞、钢筋混凝土挡土墙、交通桥排架与板梁、出口消力池等。
(1)混凝土供应采用商品混凝土,配合比须由具备水利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搅拌站生产能力应满足施工强度要求。现场需专人对混凝土塌落度及和易性进行检测,记录归档,并按规范留置试块。
(2)浇筑前须清理模板内部,冲洗并湿润模板,施工缝处应先铺50–100mm厚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
(3)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采用流水作业法均匀上升,层间高差不超过1.5m,间歇时间不大于2h。
(4)振捣应“快插慢拔”,布点间距400mm左右,避免漏振。必要时派专人辅助敲打模板,防止孔洞。上层振捣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50mm以上。
(5)浇筑过程中须持续检查模板、钢筋及预留孔位置是否准确,支撑系统是否牢固。工程概算工程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