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算与工程概算的区别近年来,伴随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各类企业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全过程工程咨询作为一种高效、系统化的服务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随着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建筑企业若要在国际化竞争中立足,必须加强对工程成本的科学管控,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将工程咨询业务深度融入建筑项目全周期,已成为有效控制成本、提升项目品质的关键途径。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工程咨询在项目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系统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以实现成本优化和市场拓展的双重目标。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概念与重要性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涵盖项目建设的四大核心阶段,即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实施与运营维护。在国际工程咨询市场中,该模式已成为主流做法。许多外资咨询企业在华开展业务时,也普遍沿用其成熟的全过程服务机制。相比之下,国内本土企业在全过程工程咨询能力方面仍显薄弱。尽管部分大型企业已具备相关要素资源,却在项目集成与整体应用能力上存在明显短板。这一现状既与政策环境和行业发展历程有关,也反映出企业内部能力建设的不足。
自2017年起,国家积极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旨在弥补传统分段咨询的局限性。这一模式不仅是中国工程咨询行业与国际接轨、参与全球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响应国内工程体制改革与创新要求的重要举措。我们可以从管理者、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国际惯例等多个维度,全面解析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内涵与实施路径。工程初设概算到评审概算
▲企业转型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核心策略
(1)在咨询服务内容上开展纵向叠加,从施工监理向前后两端延伸,向全过程化发展
企业应立足自身资源与条件,科学研判行业趋势,明确战略定位,逐步构建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咨询服务体系。应在现有施工监理业务基础上,向前延伸至项目前期策划与可行性研究,向后拓展至竣工验收、缺陷责任期及运营维护阶段。此举有助于打破因历史原因形成的“条块分割”局面,推动咨询服务由碎片化走向集成化,真正发挥工程咨询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的核心价值。
(2)拓宽经营资质,向宽深化发展
针对当前设计类工程企业的发展现状,直接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面临较多现实障碍。因此,企业可考虑在转型初期通过联合体合作模式切入市场,逐步积累业绩与经验。待具备一定实践基础后,再通过企业并购、重组、战略合作或参股等方式延伸产业链,弥补资质与能力短板。企业应积极拓展规划、设计、评估、项目管理等多元资质,实现业务范围的“宽深化”发展,最终形成从前论证、实施管理到后评估的一站式服务体系,真正实现对项目投资、进度和质量三大目标的系统管控,成为能够提供全周期工程咨询服务的市场主体。
(3)在咨询组织结构上进行裂变和重塑
传统工程企业多以监理人员为核心团队,然而在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的过程中,必须对组织形式进行深刻变革,积极推动组织裂变与重塑。工程概算总表和总概算表
原有的监理服务团队通常包括注册总监、总监代表、监理工程师及监理员。在转型过程中,企业可将团队重组为三条主线:一是施工阶段的驻场监理团队,继续提供现场监督服务;二是由项目经理与各专业咨询工程师组成的咨询团队,贯穿项目全过程,分阶段进驻并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三是由总工程师及各领域资深专家构成的技术支持团队,在后台为不同项目提供解决方案与智力支撑。
在推进组织裂变的同时,企业还应加强组织重塑,优化整合三条主线与前后台技术资源,推动多专业人才的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
▲行业新趋势与企业发展建议
我国建筑行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已初步形成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主体权责清晰的分工体系。然而在新形势下,传统业务界限逐渐模糊,项目策划、投资咨询、专项顾问、工程审计、运维管理等服务正在加速融合。BIM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服务认证逐渐替代传统资质管理,推动行业格局迎来新一轮洗牌。
为顺应这一趋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认证中心已正式推出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认证,旨在规范并推动该模式的发展。设计及工程类企业应努力突破理念与操作层面的瓶颈,充分发掘自身潜力,通过战略联盟、合资合作、并购重组等多元方式,加速业务向全过程咨询覆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积极布局国内与国际市场,共同促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行业的成熟与健康发展。
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不仅是企业转型的关键方向,更是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通过纵向延伸服务范围、拓宽资质能力、重塑组织架构,企业能够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工程概算是设计概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