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天坤工程咨询中国古建筑作为世界建筑艺术中的独特瑰宝,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审美的重要体现。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升以及对传统建筑保护与复兴的重视,越来越多古建筑修复、重建及仿古园林项目得以开展。笔者曾参与世行贷款项目、有“丽江紫禁城”之称的大型古建筑群重建工程,深入现场施工管理,积累了对古建筑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的切实体会。本文将系统总结古建筑园林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为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针对古建筑施工的强制性规范条文,也缺乏系统性的施工标准文本。因此,在实际施工与监理过程中,必须结合传统工艺法则与现代工程管理规范,实行科学而灵活的质量控制策略。监理工作应重点把握以下方面:
〔1〕确立文化价值导向,明确仿古年代与风格定位
古建筑项目不同于一般工民建工程,其本质是历史文化的再现与艺术品的再创造。监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将项目视为中华文化符号的传承载体。在施工前,需明确建筑的历史背景、地域特征及文化寓意,确保施工过程始终保持对原真性和美学价值的追求。这种文化定位是监理工作的灵魂,指引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方向。
〔2〕施工前充分准备,实现多方协同论证
监理单位应组织深度研读设计图纸,主动与设计师、专家学者甚至历史学者、民族学者沟通,尤其在对重建类项目进行论证时,要充分听取多方专业意见。古建筑工程通常可分为基础工程、大木作工程、小木作工程、屋面工程、石作工程、楼地面工程、彩绘及装饰工程等几大分部。每一类工程都应进行技术交底与隐患预判,将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提前与施工和设计单位协商,制定合理且可操作的监理方案。青岛建银工程咨询
〔3〕实行全过程精细化质量跟踪,建立责任联动机制
古建筑工艺复杂,细节决定成败。监理必须强化对材料、工艺及节点的持续控制。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尤其注重对传统材料的处理——如生石灰的熟化、木料的干燥、瓦件的选型等,必须严格遵循古法与现代标准相结合的原则。建议建立以监理为核心,施工项目经理、施工员、质检员共同参与的质量联动管理体系,实现层层质量控制责任到人,避免监控盲区。
〔4〕科学认定工程量和工艺价值,完善投资控制机制
古建筑项目中,活化劳动(如手工雕刻、彩绘、大木构制作等)所占造价比重大,但目前国内缺乏针对古建造价评估的定额标准,工程量计量与价格认定缺乏系统依据。作为监理,需服务于业主完成投资控制任务,必须准确把握每项工艺和材料的实际价值,凭借经验与现场记录,结合传统工艺的复杂性和工时消耗,进行合理认定与估价。在缺乏规范定额的情况下,应依托现场实际,与各方协商建立临时认定机制,保障工程计量与支付的公平性与透明度。
综上所述,做好古建筑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需树立文化优先的监理观念,制定系统的控制方案,建立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格落实投资与工艺的合理认定。只有通过这样系统性的控制方法,才能真正发挥工程监理在古建筑项目中的作用,确保历史文化遗存得到高质量传承与再现。
此外,随着行业不断发展,也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尽快研究出台古建筑修建及修复工程技术规范与计量规则,为传统工艺与现代工程的融合提供制度保障,进一步提升我国古建筑保护与发展的整体水平。天津明正工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