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辰工程咨询公司2025年6月1日,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全面落地实施。本次修订直面建筑行业长期存在的工程款拖欠顽疾,从付款周期、验收机制、保证金管理、逾期追责、结算审计以及维权通道六大维度作出制度性突破,旨在为中小企业资金链安全构筑坚实防线,有力推动建筑业营商环境优化与良性生态构建。
▲付款周期设置刚性上限,明确30日/60日双重约束
《条例》明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在完成工程服务采购后,必须在30日内支付相应款项;如合同另有约定,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60日。针对大型企业作为发包方的情况,付款周期同样被压缩至60日内。尤为重要的是,新规禁止将“以第三方支付进度为前提”的“背靠背”条款作为支付条件,从源头上遏制层层拖欠现象。
行业影响分析:建筑行业此前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高达120天,新规执行后,预计将缩短至60天以内,有望为行业内中小企业释放数千亿元规模的沉淀资金,显著改善企业现金流状况。
风险防控提示:企业应在合同评审阶段严格核查付款条款,如发现大型企业设置“背靠背”付款条件,可依法主张该条款无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验收拖延不再阻挠回款,付款期限自动起算
针对发包方以拖延验收为手段变相延长账期的问题,《条例》创新规定:如甲方无正当理由延迟验收,工程款的付款期限自合同约定的验收期满之日起自动计算。同时,合同必须明确约定验收期限,且该期限应处于合理范围之内,杜绝无限期拖延。湖北名达工程咨询公司
实务价值体现:此前因验收拖延导致的隐性账期普遍达30至90天,新规实施后,中小企业可据此提前锁定回款时间节点,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资金占用。
▲保证金管理趋向规范,四类法定类型+保函普遍适用
《条例》明确界定仅允许收取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四类法定保证金,并严禁强制要求以现金形式缴纳,积极推广保函替代现金保证金。
资金释放效应:以某中型建筑企业为例,原保证金占用流动资金比例约为20%,全面采用保函后,可释放约80%的占压资金,有效增强企业运营周转能力。
▲逾期付款利息挂钩市场利率,强化违约成本约束
新规首次将逾期付款的利息计算标准与市场利率挂钩,明确约定利率不得低于合同订立时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如未约定,则按照每日万分之五的标准计息。
违约成本示例:以当前LPR 3.45%为基础测算,一笔1000万元的工程款若逾期60天,发包方将额外承担约11.5万元的利息支出,显著提升其违约经济成本,形成有力履约倒逼机制。
▲结算审计约束松绑,破除“以审代结”行业困境
《条例》明确规定,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机关、事业单位不得强制要求以政府审计结果作为工程结算唯一依据。此举将有效解决因审计周期过长导致的结算延迟问题,加速账款回收进程。重庆江河工程咨询公司
行业痛点回应:某民营建筑企业曾因审计流程拖延,导致1200万元工程款被延期支付18个月。新规落地后,此类非正常延迟将得到根本性遏制。
▲维权通道全面升级,全国统一平台+信用联合惩戒
国家已建成统一的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并要求投诉事项须在30日内处理完毕。对存在恶意拖欠行为的单位,将被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联合惩戒,包括限制申请财政性资金、禁止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等惩戒措施。
企业行动指南:中小企业应完善履约过程资料管理,系统留存交付凭证、验收记录、沟通函件等关键证据。通过投诉平台维权,可将传统6至12个月的维权周期大幅缩短至45天左右。
企业应对策略:三步精准把握政策红利
合同合规性修订:全面梳理现有合同范本,删除“背靠背付款”“以审计结果为终局”等不规范条款,明确约定验收期限、逾期付款责任等核心内容。
内部流程优化:建立应收账款全周期动态监控体系,对逾期30天以上的项目自动启动预警与催收机制,提升资金回流效率。
主动维权能力建设:积极参与行业协会组织的集体协商,探索运用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对履约过程进行全程存证,增强维权证据效力。
《条例》修订通过制度刚性约束与市场化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初步构建起“不敢拖欠、不能拖欠”的行业支付新秩序。中小企业应主动适应新规要求,将合规管理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在政策红利释放期中实现“资金回笼加速、发展根基稳固”的良性发展格局。工程咨询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