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预埋工艺面临重大变革多地推行管线与结构分离技术新标准信息系统工程咨询设计 2025-11-18
返回列表

  安邸建筑环境工程咨询随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好房子"建设要求的深入推进,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标准文件,这些文件均可在当地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官方网站查询。在系统学习这些文件后,我们注意到一个显著趋势:多个地区都在积极推广"管线与结构分离"新工艺。这引发行业思考:长期以来我们习以为常的"管线预埋"工艺,未来是否将不再是机电安装的主流方式?这一变革将对建筑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各地政策导向与标准制定

  成都市的技术规范

  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于2025年7月31日发布的成住建发〔2025〕93号文件《成都市好住房设计导则(试行)》,在第二章《安全耐久》提升类2.21条中明确建议:"住宅宜将设备及管线与建筑结构体相分离,不在建筑结构体中预埋设备及管线。"这一规定为当地住宅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引。

  西安市的品质提升要求

  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2025年6月20日发布的市建发〔2025〕74号文件《西安市住宅品质提升设计指引(试行)》中,第五章《结构》提升项5.0.17条同样指出:"住宅套内给水、供暖、电气管线宜采用管线与主体结构分离的方式。"这些规定显示出各地政府对这一技术转型的坚定支持。甘肃大禹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SI体系的技术内涵与标准定义

  管线与结构分离工艺在国际上有个专业术语称为SI体系(Skeleton and Infill system),即支撑体与填充体相分离的体系。在我国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对这一体系都有明确定义: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 51231-2016将"管线分离"定义为:将设备与管线设置在结构体系之外的方式;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标准》JGJ/T 469-2019同样明确定义:将设备及管线与建筑结构体相分离,不在建筑结构体系中预埋设备及管线。

  ▲管线与结构分离的主要技术措施

  SI体系通过以下具体措施实现管线与结构分离:

  天面管线系统全部在吊顶内部敷设,完全避免对结构顶板的破坏;

  地面管线采用架空地板系统进行敷设,确保管线维修和更换的便捷性;

  竖向管线则通过内隔墙系统进行布置,实现与主体结构的完全分离。

  这种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不仅保证了管线的可维护性,也大大提升了对未来空间功能变更的适应性。赣州正源工程造价咨询

  ▲政策先行地区的实践探索

  事实上,早在2023年11月,深圳市就开始执行《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严格加强房屋工程质量管控严厉惩处工程质量违法违规行为的通知》,其中就已明确规定:"不得在厨房、卫生间等多水房间的楼板内预埋管线。"这一规定为后续其他地区的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技术体系对比与未来展望

  随着"好房子"建设标准的不断深入实施,未来预计将有大量住宅工程项目采用管线与结构分离的SI体系。与传统管线预埋工艺相比,这种新型体系在可维护性、可更新性、使用寿命和空间灵活性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然而,两种体系孰优孰劣,仍需通过大量工程实践进行验证和比较。管线与结构分离体系虽然解决了传统预埋方式维修困难的问题,但也可能带来建筑层高增加、工程造价提高等新的挑战。行业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技术方案,寻找最佳平衡点。

  这一技术转型不仅反映了建筑行业对品质提升的不懈追求,也体现了建筑业向工业化、标准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步优化,管线与结构分离工艺有望成为新一代建筑的标准配置,为提升住宅品质和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提供技术保障。

  建筑行业的这一变革,将促使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和材料供应商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最终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耐久的居住环境,实现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信息系统工程咨询设计


搜索

0758-6806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