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算和工程概算的关系▲原料材质的缺陷
原因分析:
(1)表面锈蚀、混合放料、原料曲折、成形后弯曲处裂缝、钢筋纵向裂缝、钢筋截面扁圆试件强度不足或者伸长率低、冷弯性能不良、冷轧钢筋无生产厂标识、取用钢筋实际直径。
(2)钢筋存放不合格。
进场钢筋原材(盘条)接头过多,表面起皮,材料验收把关不严,让不合格品进场。
生锈严重。
▲钢筋加工时的缺陷
原因分析
条料弯曲、钢筋表面损伤、钢筋剪断尺寸不准、钢筋调直切断时被顶弯、钢筋连切、箍筋不方正、成型尺寸不准、点焊网片扭曲、已成型好的钢筋变形、冷拉钢筋伸长率不合格冷拉钢筋强度不足、冷拉率波动大、冷拔断丝、冷拔钢筋塑性差、圆形螺旋筋直径不准、钢筋代换后,根数不能均分、箍筋弯钩形式不对。
钢筋加工前没有审批钢筋下料单,在加工时导致大量箍筋成品尺寸不合格,无法用于工程,损失严重。
直螺纹连接丝头过细,不符合要求。工程投标总造价和工程概算
▲焊接质量差
原因分析
(1)焊工技能差。
(2)钢筋端部歪扭不直,钢筋头下料不平整,在夹具中夹持不正或者倾斜。
(3)夹具长期使用磨损,导致上下钢筋不同心,上下钢筋直径相差级别过大。
(4)预压时用力过大,使上端钢筋晃动与移位。
(5)焊后夹具过早放松,接头未及冷却使上钢筋倾斜。
电渣压力焊观感比较好
电渣压力焊错位
电渣压力焊焊包不均匀
单面焊焊缝不合格
气压焊焊接钢筋偏心
闪光焊焊接钢筋偏心
▲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合格
原因分析
(1)在浇筑砼或者受施工荷载冲击时造成垫块位移或者压碎。
(2)梁板墙等主筋上没有安装垫块或者安装数量少,造成露筋或者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小。工程概算和设计概算一样吗
(3)选用不符合设计尺寸要求的垫块
梯板上无垫块
钢筋绑扎结束后没有做好成品保护,造成分布筋踩踏严重且无垫块,容易引起板和粱交接部位附近裂缝。
粱底无垫块
垫块放置规范
垫块绑扎牢固
▲同截面接头过多
原因分析
(1)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没有考虑原材料的长度。
(2)忽略了配置在构件同一截面中的接头。
(3)分不清钢筋位在受拉区还是受压区。
梁纵筋锚入剪力墙长度不够,弯折段长度小于15d。
梁纵筋锚入剪力墙长度不够,平直段长度小于0.4lae。
柱纵筋绑扎长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同截面接头过多
原因分析
(1)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没有考虑原材料的长度。
(2)忽略了配置在构件同一截面中的接头。
(3)分不清钢筋位在受拉区还是受压区。
框架柱钢筋电渣压力焊不合格,截断后,截面接头率大于50%。公路工程概算中临时工程
同一断面有3个焊接接头,接头率达60%。
▲梁柱接头搭接错误
原因分析
工长对标准图集不熟悉,忽略受拉与受压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
▲挡墙顶部竖向内外排钢筋锚入一侧板在一个平面
原因分析
(1)配料时未考虑外排钢筋与内排钢筋的高度不同。
(2)钢筋连接时未按外排钢筋高于内排钢筋安装。
砼挡墙外侧第一排竖向筋弯折处与内侧竖向筋在一个水平面上,应相互错开。
▲露筋
原因分析
(1)保护层垫块垫的太稀或者移位。
(2)钢筋骨架绑扎不当,导致骨架外形尺寸偏大,局部抵触模板。
(3)钢筋在施工过程中踩踏严重,使钢筋移位。
(4)混凝土浇筑厚度不符合设计尺寸。
混凝土浇筑厚度不符合设计规定引起露筋。
钢筋骨架尺寸偏大,抵触模板引起露筋。
粱底垫块缺失,造成露筋。
▲钢筋安装不规范
原因分析
施工工艺一般,工人施工质量一般,没有加强管理,没有提高各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工程概算和工程预算哪个高
柱纵筋弯曲、箍筋绑扎不规范,间距不均、箍筋位置绑扎不到位。
柱纵筋移位
▲钢筋遗漏
原因分析
施工管理不善,没有深入熟悉图纸内容。
缺钢筋拉钩
主次梁交接处主梁钢筋未加密。
漏设腰筋
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成品保护
原因分析
①施工工艺一般,工人施工质量一般,没有加强管理,没有提高各施工人员成品保护意识。
柱子钢筋绑扎差,不注意成品保护,导致较多破坏,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混凝土浇筑时未进行钢筋成品保护,无专人看管、整理,埋下严重质量隐患。
搭设通道,防止钢筋踩踏。建筑工程临时工程概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