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决算不超过概算批复按照我国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及国有计委颁发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与规模标准规定,商品住宅项目是属于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公用事业项目的范围,依法应该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施工企业。
根据上述的法律规定,在招投标前发包方不得与施工方进行任何有关实质内容的谈判,在通过招投标后不得改变合同的实质内容。在笔者参与某商品房开发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签订中,发生的情形,其效力值得探讨。
在进行招投标前,施工方已经根据其与发包方的口头约定进行了实际施工。为了满足行政机关的要求与法律的形式要求,发包方随后进行了公开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及中标一系列的程序,实际施工方成为本项目的中标人,并且与发包方签订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在签订合同以后,双方又对工程量等进行了补充约定,相应的对工程价款进行了调整。
那么,这个案例中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补充协议的效力如何,笔者认为,尽管本案发包方、施工方在招投标前进行了实质性的沟通,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过由于后来双方通过招标投标方式进行招标后中标者即为实际施工人,按照我国理论界中合同效力补正的理论,这个施工合同应为有效合同。在补充协议中,双方对工程量与相应的工程款进行调整,并没有损害其他投标人的合法权益,应当认定为有效。工程项目设计概算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