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署工程审计范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建筑行业的日益繁荣,EPC总承包模式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EPC总承包模式即是指设计、采购、施工等工程建设阶段的总承包方式,是一种集成了设计、采购、施工等多个专业技术的综合性服务模式。在EPC总承包模式下,项目结算审计成为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过在EPC总承包模式下,项目结算审计亦存在着一些问题,这篇文章将对此进行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
▲EPC总承包模式下项目结算审计存在的问题
〔1〕审计范围不全面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项目结算审计的范围常常仅限于设计、采购与施工三个阶段,而对于项目管理、设备采购、合同管理等阶段的审计相对薄弱。这造成审计工作难以全面覆盖项目建设的各个方面,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深度与效果。
〔2〕审计时间紧张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项目建设周期一般较长,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多个专业与技术领域。这促使审计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跟进与核实各项工作,审计时间紧张的问题比较突出。
〔3〕审计难度较大
在EPC总承包模式下,项目参与方较多,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复杂,容易出现利益冲突。除此之外,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对审计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
〔4〕审计质量不高
部分EPC总承包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与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不足,造成审计工作质量不高。除此之外,一些企业为了追求业绩与利润,容易出现审计过程中的舞弊行为。内部审计部门工程审计岗位
▲分析EPC总承包模式下项目结算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
〔1〕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EPC总承包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致使项目结算审计工作很难开展。此外,企业对于项目结算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专门的审计部门与人员,令到审计工作难以落到实处。
〔2〕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不足
EPC总承包企业的审计人员数量比较多,不过业务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审计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难以胜任项目结算审计工作。
〔3〕审计市场不规范
EPC项目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合同风险、质量风险、进度风险、成本风险等方面。鉴于这些风险的不可预测性,令到审计工作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审计难度加大。
▲EPC项目审计难点的解决对策
〔1〕加强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是解决EPC项目审计难点的关键。审计人员需要具备工程、财务、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审计人员还需要不断学习与更新相关知识,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工程项目环境。马龙区审计局工程审计
〔2〕完善EPC项目合同体系
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需要加强对EPC项目合同的指导与规范,完善合同体系,明确合同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减少合同条款的歧义与不确定性。并且,审计人员需要充分理解合同条款,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提高审计资源的利用效率
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需要加强对审计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提升审计资源的利用效率。比如,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方式,提升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与沟通能力;可以通过建立审计项目协作平台,实现审计资源的共享与优化利用。
〔4〕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审计人员需要加强对EPC项目的审计质量与效率的控制,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与准确性。比如,可以通过实施审计程序、制定审计计划、开展风险评估等方式,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综上所述,EPC项目审计难点的解决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设备供应商与承包商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只有在各方共同努力的基础上,才可以提升EPC项目审计的质量与效率,进而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绿化工程审计与监理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