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审计成果目标介绍砌体排砖一般指的是在墙体砌筑过程中,按照设计图纸与规范要求,对砖块进行有序排列与布局。
▲影响砌体质量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1)材料因素
砌块本身质量:砌块强度不足、尺寸偏差、表面不平整等问题会直接影响排砖的精度与砌体的整体质量。
砂浆质量:砂浆强度低、和易性差、配合比不正确等问题会造成砂浆强度波动较大,影响砌体的粘结力与稳定性。
原材料质量:水泥、砂、掺合料等原材料质量不达标,会进一步影响砂浆与砌体的质量。
(2)设计因素
设计不合理:未考虑砌体结构的受力特点,可能造成砌体承载力不足,进而影响排砖质量。
结构设计计算错误:计算错误可能造成砌体截面小,承载力不够,继而影响排砖和砌体的稳定性。
(3)施工因素
砌筑工艺不当:比如砌块排列不整齐、灰缝大小不一、垂直度和水平度控制不严等,都会降低排砖的精度与砌体的质量。
砂浆不饱满:砂浆饱满度严重不足会造成砌体空鼓,降低砌体的强度与稳定性。
砌筑速度过快:砂浆未充分硬化即进行下道工序,会影响砂浆强度发展,进而影响砌体的质量。关于工程的审计建议
施工人员技能不足:缺乏专业培训的施工人员可能造成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失误,影响排砖质量。
(4)环境因素
施工环境条件差:如温度、湿度不适宜,会影响砂浆强度发展,进而影响砌体的质量。
未按照规范要求对砌块和砂浆进行充分养护:养护不当会造成材料性能下降,影响排砖与砌体的质量。
(5)管理因素
施工管理不善:质量控制不严、监理不到位等问题会造成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进而影响排砖质量。
结构因素:基础不均匀沉降、墙体长度、高度超出规范限值等问题也可能造成墙体开裂或变形,影响排砖和砌体的质量。
综上所述,影响砌体排砖质量的因素涉及材料、设计、施工、环境和管理等多个方面。在实际工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及采取相应措施来保证排砖质量和砌体的整体稳定性。
▲怎样减少砌体浪费,降低施工成本?
减少砌体浪费的关键在于合理规划、精确计算和高效施工,下面是主要方法:
(1)合理计算与规划
按照设计图纸与规范要求,合理计算砌体材料的用量,防止过度消耗。
在砌筑前,先画好排砖图,按照砌块尺寸与灰缝宽度计算砌筑皮数和排数,保证砌体的尺寸精确。
(2)精确施工
砌筑过程中,注意尺寸的精确控制,避免因为误差导致砌体无法使用而浪费。
洞口部位尽量用整砖,减少切割与废料产生。邵阳建设工程审计中心
(3)材料选择
选择质量好、规格合适的砌体材料,减少由于材料质量不合格造成的浪费。
考虑使用具有节能或保温功能的砖块或材料,提高建筑性能的同时减少材料消耗。
(4)余料利用
对于已经加工的砌体材料余料,进行切割处理并用于墙体边角等需要小块砌体的地方,减少浪费。
充分利用断砖,将其用于砌筑中需要小尺寸砖块的部分,如墙角、门窗洞口等。
(5)施工现场管理
堆放砌体材料时,进行合理规划,避免杂乱堆放造成的二次搬运与浪费。
使用正确的装卸方式,降低管理消耗率,提高装卸质量。
(6)技术应用
借助BIM技术,研发砌体排砖软件,通过深化设计指导现场施工,以减少现场施工浪费。
使用基于BIM的参数化排版设计软件,能够自动统计不同尺寸砌体工程量,便于工厂定制加工,减少现场加工浪费。
(7)循环利用
在拆除工程或改建旧建筑时,把原有的砌体材料进行拆除后再利用,以减少新材料的使用。
(8)培训和教育
加强工人培训,提升工人的技能与施工效率,以减少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浪费。
通过上述策略的综合应用,能够显著减少砌体排砖过程中的浪费,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同时也有助于实现绿色施工与可持续发展。永州工程造价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