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新规45项施工技术面临全面淘汰行业迎来技术革新 2025-09-22
返回列表

  2025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启动第三批《建筑业禁止和限制使用技术目录》的征集工作,标志着我国建筑行业技术升级与安全绿色转型进入新阶段。结合此前已实施的第一批和第二批目录,全国范围内新开工建设项目将全面淘汰共45项落后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涵盖钢筋加工、高空作业、模板工程、防水施工等多个关键环节。这一重大政策变动,不仅关乎技术更新,更将深刻影响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路径。

  ▲技术淘汰清单与实施节点说明

  〔1〕前两批禁限技术目录核心内容

  第一批目录于2021年发布,共列出22项淘汰技术,其中包括9项禁止类和13项限制类技术。该批目录重点针对存在较高安全与环境隐患的传统工艺,例如竹木脚手架、砖砌化粪池、气囊内模工艺等,明确不得在新建项目中继续使用。

  第二批目录于2024年发布,新增23项淘汰技术,包括9项禁止类和14项限制类。禁止类涵盖钢筋热弯加工工艺、手动吊篮现场组装、废机油用作脱模剂等;限制类则包括电渣压力焊、现场自拌混凝土等尚可在特定条件下使用但需严格审批的工艺。

  重要实施节点:第二批目录将于2025年8月28日起正式强制执行,与第一批目录共同形成政策叠加效应,推动行业彻底告别落后技术体系。

  〔2〕高危落后技术禁令深度解析

  施工工艺方面:淘汰钢筋热弯加工(易导致钢材强度下降、性能受损)、石材落后挂接工艺(存在脱落高风险)、干喷混凝土施工(现场粉尘污染严重,职业健康危害大)等。

  设备类方面:全面禁止三点式安全带(防护能力不足,高处作业隐患大)、现场手动组装吊篮(结构稳定性差,安全事故易发),严格限制简易吊机使用,如确需使用须经专家专项论证。

  材料类方面:禁止使用纸胎油毡类防水卷材(耐候性与耐久性差)、再生料制成的防水卷材(使用寿命短,质量无保障),限制使用砂模铸铁管(耐腐蚀性能低,易发生渗漏破裂)等质量不达标材料。

  ▲替代技术方案与行业转型路径指引

  〔1〕工艺升级主要方向

  钢筋加工领域:推广冷弯成型工艺全面替代热弯加工,机械连接方式替代传统的电渣压力焊。

  模板及防水工程:采用专用脱模剂替代废机油,高性能高分子防水材料全面取代纸胎油毡类卷材。

  高空作业设备:电动式作业吊篮逐步替代手动吊篮,强制推广使用五点式安全带,显著提升高处作业安全防护等级。

  〔2〕材料迭代与新产品推广要求

  积极推行阻燃型安全网、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等新型安全与功能材料。

  在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强制使用球墨铸铁井盖、高密度聚乙烯(HDPE)排水管等高性能、长寿命产品。

  ▲企业应对策略与行业监管新机制

  〔1〕过渡期关键管理要求

  2025年8月底以后,所有新开工项目的设计文件中不得继续采用已淘汰技术,必须选用替代方案。

  如因特殊原因确需使用“限制类”技术,施工单位须完成两项前提程序: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以及提供无法采用替代机械或工艺的证明材料。

  〔2〕政策驱动的行业转型与效益提升

  据初步行业估算,全面淘汰落后技术后,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率预计可下降32%,同时材料浪费现象将减少25%以上。

  这一政策将倒逼施工企业加快技术升级,例如建立数控钢筋加工中心,推动建筑预制构件使用率提升至60%以上,进一步提高工业化建造水平。

  (注:完整技术目录以住建部官方网站发布的公告文件为准。)

  此次由政策引领的技术革命正持续向产业实践层面延伸,建筑企业须把握约6个月的过渡窗口期,尽快完成工艺与设备的重构。未来行业竞争的核心将集中于绿色建造能力与技术研发储备,一个更加安全、高效、可持续的现代化建筑施工体系正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形成。


搜索

0758-6806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