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算资料是双方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进,智慧水利作为水利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已经成为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关键。智慧水利通过集成传感器、通信网络、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水务管理的智能化、协同化和高效化水平。此文将探讨智慧水利的发展趋势,分析其政策背景、市场趋势以及关键技术。
▲政策背景
在近些年来,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大力推动智慧水利体系的构建。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智慧水利体系,以流域为单元提升水情测报和智能调度能力”。为统一要求、明确标准,水利部组织编制了《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技术大纲(试行)》,以指导智慧水利建设的具体实施。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中央政策,结合地区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地颁布地区智慧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政策。
例如,甘肃省人民政府在《甘肃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促进传统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支持智慧水利等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在《数字广东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中指出,推进智慧水利和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开展数字孪生广东水网粤港澳大湾区先行试点建设。工程预结算部职能
▲市场趋势
智慧水利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统计显示,2023年我国智慧水利市场规模已经增长至200.5亿元左右,并且有望在2026年增长至362.06亿元。这个市场增长主要得益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水务管理需求的不断增加。
从市场格局来看,智慧水利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大型水利设备制造商、信息技术服务商、水利规划设计单位以及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国有企业凭借其技术优势与丰富的项目经验,在市场份额中占据主导地位,不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渐提高。
在市场应用方面,智慧水利项目已经覆盖了水资源管理、防汛指挥、供水管理、排水管理、农水管理等多个领域。未来,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智慧水利系列产品将会持续探索如何实现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智慧水利产品数字化与智能化程度也将进一步提高,国内智慧水利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容。
▲关键技术
智慧水利的发展离不开关键技术的支撑。下面是一些在智慧水利中广泛应用的关键技术:
(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智慧水利的核心之一。通过在水库、河道、泵站等关键节点部署传感器与监控设备,实现对水文、水质、气象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采集。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进行处理与分析,为水利管理部门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与决策依据。各地工程价款结算规定
(2)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技术在智慧水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能够揭示水资源变化的内在规律与趋势,为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大数据还可以帮助预测水资源需求,优化水资源配置。
(3)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为智慧水利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存储能力。通过构建云平台,能够实现对水利数据的集中管理与共享,提升数据利用效率。除此之外,云计算还可以支持水利业务系统的灵活部署与快速响应,提高服务水平。
(4)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水利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能够对水利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发现潜在的问题与风险。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实现智能决策支持,为水利管理提供更加精准与高效的方案。
(5)数字孪生技术
数字孪生技术是智慧水利建设的核心和关键。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水利工程师能够实时监控和模拟整个水网系统,实现精确的资源分配与灾害预警,显著提高水资源管理效率与防洪抗旱能力。工程价款结算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