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工程结算审计函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激光雷达(LiDAR)技术作为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手段,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文旨在探讨激光雷达技术在审计中的具体应用及其优势,为审计工作的智能化、精准化发展提供参考。
▲激光雷达技术概述
激光雷达(LiDAR)是一种集激光、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三种技术于一身的系统,用于获得点云数据并生成精确的数字化三维模型。激光雷达技术通过发射激光脉冲,测量其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差,进而确定目标物体的距离。结合GPS和INS技术,激光雷达能够在三维空间中精确定位目标物体,生成高精度的数字化三维模型。激光雷达技术主要分为地形激光雷达系统与水文激光雷达系统两种。地形激光雷达系统主要用于获取地面数字高程模型(DEM),而水文激光雷达系统则用于获取水下DEM。激光雷达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全天候作业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地形测绘、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
▲激光雷达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
(1)建设项目审计。在建设项目的审计中,审计人员可以利用激光雷达技术测量工程算量,核实工程结算中的工程量与实际情况相符。在土石方工程中测量土石方的挖掘与回填量,查看结算金额是否属实。除此之外,激光雷达技术还能够用于检测隐蔽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在混凝土结构中,审计人员能够利用激光雷达技术检测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裂缝和剥落等情况。若是发现质量问题,审计人员能够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工程审计中的监理
(2)绿化工程审计。激光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激光良好的单向性使之可以从狭小的缝隙穿过,到达地表,进而获取地表真实高程,是目前唯一能测定森林覆盖地区地面高程的最准技术。在绿化工程专项审计中,审计人员能够采用无人机倾斜航拍技术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核查绿化工程项目中乔木与地被植物主要特征指标,精细准确确定苗木数量、冠幅、胸径、地径等关键指标。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采集乔木位置与地被植物边界信息,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乔木三维信息,提取胸径、冠幅、高度等参数。
(3)生态环境审计。在生态环境状况审计中,激光雷达技术能够应用于森林资源、水资源、湿地资源等生态要素的监测与评估。通过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设备,能够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三维建模和精确测量,为森林资源审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同时,激光雷达技术还能够应用于水质监测、水污染源识别等方面,为水资源审计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把激光雷达数据与GPS数据融合,审计人员能够构建出渔船在海洋环境中的实时三维轨迹,实现对其活动路径的“可视化”追溯。
▲激光雷达技术在审计中的优势
(1)提升审计效率。通过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设备,能够实现对大面积区域的快速覆盖与精确测量,显著提升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同时,激光雷达技术还能够实现自动化测量和数据分析,减少了人工干预。
(2)提升审计准确性。通过激光雷达技术获取的点云数据,能够生成高精度的数字化三维模型,为审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同时,激光雷达技术还能够实现对审计对象的实时监测与动态分析,提升了审计的准确性。
(3)拓展审计范围。激光雷达技术能够实现对复杂地形、隐蔽区域的精确测量与数据分析,破解审计瓶颈,实现对复杂地形的快速覆盖和精确测量,为审计揭示潜在问题提供了有力手段。工程结算审计签证单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