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天津天衡司法鉴定 2025-04-19
返回列表

  司法鉴定授权签字人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高标准农田能够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产与总产,缓解耕地资源紧张与粮食供需矛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与市场风险的能力。

  高标准农田能够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装备更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管理模式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高标准农田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与劳动强度,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与市场占有率,实现土地增值与资产保值增值,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与环境质量。

  高标准农田能够推动土地规模经营与适度集约化发展,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新貌。

  在2012年10月11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建设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要求加快建设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十二五”期间,确保完成全国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

  在201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全国要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在2021年9月20日,《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公布,该《规划》提出到2030年,中国要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2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截至2023年4月,我国已经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山东金剑司法鉴定所

  在2024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全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574万公顷。

  现阶段,我国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1〕农田建设人才缺乏

  伴随着农田建设体制的改革,国家将发改、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的千亿斤粮食、农田水利、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都划归农业农村部门管理,建设任务成几何数成倍增长。

  农田建设管理职能和任务划归到农业农村部门,任务量增加了很多,不过其他职能部门的人员却没有一起跟过来,留在了原部门。

  现在县(区)级农业农村部门承担农田建设任务的人员,大多仍然是过去从事农业综合开发的人员,人数也就几个人,而且学农田水利专业人才很少,工作任务量与专业能力、人员数量严重不相匹配,导致政策、规定了解不透彻,管理、指导与服务跟不上,影响了农田建设工作正常开展。

  尤其在基层乡镇,尽管有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过无专门人员负责农田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搜集、整理项目建设基础数据,也就无人来配合项目设计单位进行现场查勘,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继而影响了项目质量。

  〔2〕一些项目建设可能损害农民利益

  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最基本的就是要平整土地,有些农民耕地上已经种植了树木,有些建有设施农业等,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就必须要恢复成耕地,这对有些农民来说可能会导致很大的损失。

  另一方面,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对于耕地的用途监管更加严格,农民只可以用来种粮,难以从事多样化的农业种植经营,可能会损害一些农民利益。山东司法鉴定机构名册

  〔3〕一些项目建设规划设计不合理,标准不够高

  鉴于编制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时间非常紧,涉及项目工程数量又多,项目区跨度非常大,设计单位的现场勘察任务非常重,加之当地提供相关数据不充分,导致勘查设计工作不细致,出现工程规格型号和实际情况不相符,有的出现断头路、断头桥的现象。

  有的设计人员责任心不强,设计工程不美观、不实用,与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结合不够紧密。

  有的工程设计没有与当地水资源布局有效衔接起来,水资源利用不充分。

  有的村民就喜欢水泥路和农桥,只要有落脚的地方,就要求修筑水泥路,让自己出行和生产都方便。

  有的在村边有河的地方,隔个几米或十数米远,就建设一座生产桥,导致极大浪费。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普遍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等有形实体工程建设,从规划设计到实施,都精心布置,工程做得精、细、实、优,改善了农田质量。

  与田间工程相比,土壤改良、科技等软件措施略显不足,没有真正达到综合配套的要求。

  科技措施等无形投入的不足,高标准农田建设只可以算是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投资效益的发挥,没有真正体现高标准农田的真正意义。

  〔4〕项目投入经费偏少,社会资本参与程度不高

  主要是由于总体投入资金有限,尽管很多项目区采取了集中资金、整合投入等措施,不过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规模仍然不大,速度依然很慢,以及还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地方配套难落实。科胜司法鉴定所

  鉴于地方财力有限,部分项目没有配套相关前期设计的工作经费,因为市县区财力有限,一般都没有按照项目要求落实配套资金,对项目实施带来一定困难。

  同时,因为农田建设投入成本高,经济效益较低,资本回收时间过长,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经营大户、合作社参与了部分建设经营,不过农业龙头企业参与热情较低,推进规模化经营力度不大。

  〔5〕配套不切实际,实施中监管困难

  高标准农田建设很多都是承包给土地整理企业,这些企业只干工程不种地,缺少农业生产经营,在建设过程中不能加强与农民的沟通,造成很多配套建设不实用,建了的用不着,有用的没有建,浪费资金还没有达到效果。

  在具体工程的实施中,鉴于农业、科技等非实体工程的一些措施投入,在实施过程中难以监管,实施后的效果也很难“立竿见影”,不像实体工程“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出现监管漏洞。

  故而,有些地方将用于农业、林业、科技等方面措施的资金,都用在了防渗渠、机耕道路等实体工程建设上,尽管解决了眼前问题,却忽视了整体与长远效益,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还有的地块平整不到位,导致田间地块之间落差,机械化作业不好操作,亦影响了项目区形象。

  〔6〕项目质量效益有待提升

  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中,对新增耕地质量要求有所忽视,大部分采用机械方式开垦,土壤原有结构被打乱,土壤养分含量低。

  一些施工建设单位未按项目实施方案施工,短斤缺两,以次充好,路面沟渠宽度、厚度及长度未达到设计标准,土地整理完成后地块平整度达不到质量要求等。另一方面,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为追求较高的生产效益,进行掠夺式耕作,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绿肥等有机肥料,使得耕地质量大幅下降,影响了工程质量。南京司法鉴定机构名册

  项目质量监管机制还有待健全。延长土地承包期后,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耕地难以调整。按照“统筹规划、集体资金、连片开发”的原则,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打破原有农田划块,重新调整农田分配,往往有些农民不愿接受。

  〔7〕建设过程中造假问题频出

  2023年,3.15晚会央视报道江苏省盐城滨海高标准农田建设使用“非标”材料的造假问题后,3月28日中国之声又报道了甘肃省庆阳市多县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数字造田”、违规施肥、乱修田间道等诸多造假乱象。许多人都在讲,这些报道出来的造假问题很有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高标准农田整治建设过程中的造假问题确实已经很严重了。

  〔8〕一些高标准农田设施烂尾

  黑龙江省依安县新屯乡丰产村的村口的公示牌显示,丰产村是2021年依安县四个高标准农田建设村之一,建设工期从2021年10月到2022年9月。

  丰产村也是新屯乡唯一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村,项目投资为2449.2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新打机电井、修建晒场、道路、输电工程等。2022年下半年这些机井就打好,旁边的输电线路也架设,不过线路始终没有连接上供电网,机井等设施都是无法使用。

  由于工程迟迟不验收,机井等设备无人负责成了烂尾,更重要的是,已经建成的一些设施因无人管护,亦出现了新的问题。国家投入资金,工程建设也做了,可是配套设施能不能用,质量达不达标没人管,高标准农田建设却是成为了烂尾项目。天津天衡司法鉴定


搜索

0758-6806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