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造概算单在建筑工程领域中,投资超概算已成为影响项目经济效益和顺利实施的常见问题。超概算不仅导致资金失控、工期延误,更可能使项目陷入经营困境,严重影响投资回报。本文系统分析导致工程超概算的多方面原因,并从全过程管理的角度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控制对策,旨在为项目管理者提供参考,提升工程造价管控水平,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工程概算是项目投资控制的基准,是指在初步设计阶段,由设计单位根据设计方案、工程量及相关计价依据,预先测算建设项目所需全部费用的经济文件。它通常包括静态投资、动态投资和流动资金等部分。科学合理的概算能有效指导资金筹措与使用,是后续施工图预算和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然而,在实际工程中,概算调整幅度常高达20%~30%,严重干扰工程计划,甚至造成投资失控,最终导致项目举步维艰。因此,深入剖析超概算根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超概算的主要原因
〔1〕投资决策与立项阶段论证不足
当前不少建筑工程项目在立项论证阶段存在明显的形式主义倾向,未能基于项目具体条件进行深入、细致的投资估算。可行性研究流于表面,对技术方案、市场风险、环境因素等评估不充分,导致初步设计存在较大漏洞。一旦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实际施工条件与前期预估出现显著偏差,便不得不进行频繁的动态调整,从而显著增加工程费用。幕墙工程概算表
〔2〕概算编制与市场动态脱节
概算编制工作通常提前于实际施工较长时间完成,难以精准预测施工期间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的波动情况。若编制依据脱离当前市场实际,或未充分考虑价格变动风险预留充足价差预备费,便会造成概算金额与实时市场价格严重不符。这种滞后性与被动调整,是造成超概算的一项重要因素。
〔3〕设计缺陷与变更频繁
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成本与效益。优秀的设计方案能够在源头上优化资源配置,有效控制投资规模。然而,现实中很多项目管理方对设计阶段的成本管控意识薄弱,缺乏对设计成果的系统审查与技术经济比选,导致设计方案本身存在瑕疵或可施工性较低。进入施工阶段后,因功能调整、规范更新或错漏碰缺不得不进行大量设计变更,引发工程量增加、材料替换及返工等问题,最终推动造价大幅超出原概算。
〔4〕施工过程管理粗放与成本失控
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最集中、动态因素最多的环节,也是超概算的高发区。一方面,施工单位可能通过高套定额、虚报工程量、材料以次充好等不当手段牟利;另一方面,现场管理若缺乏科学的成本控制手段,对人工、材料的消耗管控不严,也会导致不必要的浪费。加之行业市场价格波动频繁,进一步加剧了成本的不确定性。工程定位复测概算
〔5〕合同管理存在漏洞
许多建设单位在合同订立阶段未能进行周密规划,合同条款对工程价款的约定模糊,风险分担机制不明确,缺乏针对变更、索赔、调价等的详细规定。此外,部分单位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与法律人才,在履行过程中难以有效识别和应对对方提出的不合理费用要求,最终导致结算价格显著超过概算。
▲针对超概算的控制对策
〔1〕强化投资决策阶段论证,注重效益导向
投资决策是项目投资的源头,决定整体资金流向与效益水平。项目意向提出之初,就应确立科学的投资控制理念,强化全过程的经济资源优化配置。具体须做好市场调研与技术论证,深入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从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估,并引入专家评审机制,提高投资预测的准确性。决策一旦形成,细微偏差都可能在实施中放大,因此前期论证务必审慎、全面。
〔2〕加强造价全过程管理,落实责任主体
为保障项目造价受控,应从招投标阶段起严格把关,完善合同条款,规范价款支付流程。建议由预决算能力较强的专业管理人员审核工程结算资料,推行分项考核与整体控制相结合的模式。同时,加强对材料与设备的管理,优化人机配置。造价控制人员需动态跟踪工程进展,定期核验已完成工程量,精准编制阶段报告与资金使用计划,严格审核工程变更事项,实时掌握造价变动情况。撰写工程概算报告
建立并落实项目投资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主体在投资控制中的职责与义务。理顺审批流程,实施分工到岗、责任到人,将投资控制效果纳入绩效考核,对成本管控表现优异的部门与个人予以奖励,对失职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3〕严格控制设计质量,推行限额设计
设计阶段是成本控制的关键。项目管理方应增强投资意识,深入理解项目需求与造价构成,依据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概算。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建立相应标准与管理机制,要求设计人员在保证安全与功能的前提下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优选性价比最高的设计方案,从而有效避免因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后期变更与费用增加。
〔4〕提升施工管理水平,规范现场操作
着力避免因管理或技术水平不足导致的工程质量与成本问题。建设单位应择优选择业务熟练、信誉良好的施工与咨询团队,完善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人工、材料与机械费用的管控,减少不合理损耗。项目负责人须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与高度责任心,通过清晰的职责划分与严格的奖惩机制,确保施工过程规范、高效,切实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建设周期。
综上所述,工程超概算问题源于投资决策、设计、施工及合同管理等诸多环节。要实现有效控制,必须从项目全过程入手,加强前期论证,规范概算编制,优化设计成果,严格施工管理与合同履行,同时建立科学的责任体系和动态的成本监督机制。唯有系统施策、多管齐下,才能切实提升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工程概算取费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