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综合装饰工程预算我国水资源贫乏,被列为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面对这一严峻挑战,许多城市积极寻找新水源,甚至远赴数百公里外调水,却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据统计,全国城市年污水排放量已达414亿立方米,而城市污水处理率和二级处理率分别仅为30%和15%。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污水处理厂每年产生的近百亿吨尾水绝大多数被直接排放,回用率仅约10%,资源浪费现象极为严重。事实上,城市污水作为一种水量稳定、供给可靠的潜在水资源,其回用已成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并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发展前景。
▲我国水资源现状与挑战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加速,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呈现出资源型缺水与水质型缺水并存的复杂局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用水总量显著上升,资源型缺水问题不断加剧。以城镇生活用水为例,1980年至1999年间用水量增长达四倍,是同期城镇人口增长率的两倍。工程预算如何自己干
目前全国有400多个城市面临缺水问题,正常年份缺水总量达60亿立方米,日均缺水量约1600万立方米。2000年北方地区遭遇百年不遇特大干旱,河流断流、水库干涸现象频发,城市供水系统承受巨大压力。以大连市为例,历时20余年、耗资巨大的“引碧工程”原计划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却在1999至2000年干旱中几乎丧失供水能力。市政府紧急启动“引英入连”应急工程,投资11亿元,仍仅能缓解部分用水需求,全市实施严厉节水措施,包括关闭桑拿场所、推行阶梯水价等,突显水资源危机的严峻性。
粗放的水资源利用模式不仅导致水资源浪费,也加剧了水质污染,广东、江苏、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已面临严重的水质型缺水。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与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用水需求将继续攀升,城市供水、节水与水污染防治形势愈发严峻。在这一背景下,除开发新水源、推行节水措施与加强污染治理外,污水再生回用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最具可行性与效益的途径之一。
▲城市污水回用的重要潜力与价值
长期以来,公众对再生水存在认知误区,常将污水与“污秽”“废弃”相联系,忽视其作为水资源的可再生潜力。实际上,水是自然界中不可替代却可再生的资源。使用后的水中污染物仅占约0.1%,远低于海水的3.5%含盐量,经适当处理后可安全回用于多种用途,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城市污水具有水量大、收集容易、处理技术成熟等特点,作为城市“第二水源”比海水淡化、远距离调水更具经济性与实用性。开发这一非传统水源,推进污水资源化,对保障城市水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改造装修工程预算书
〔1〕显著提升城市供水能力
粗略估算,城市供水量的80%最终转化为污水排入管网,其中约70%经再生处理后可达标回用。这意味着城市供水中超过一半可转变为再生水,用于对水质要求不高的领域,从而置换出等量的清洁自来水,相当于增加城市50%的供水量。在全国城市年缺水量60亿立方米的背景下,污水回用可弥补约半数缺口,展现出其它节水手段难以比拟的规模效益,对缓解水资源危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经济效益显著
当前,城市污水处理(二级处理)单位投资约为900–1400元/立方米·日,深度处理增加投资约400–600元/立方米·日,配套管网建设费用合计约600–1000元/立方米·日。形成40亿立方米再生水资源的总投资约需100亿元。相比之下,同等规模的长距离调水工程需投资约600亿元,海水淡化项目更是高达1000亿元。由此可见,污水回用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
〔3〕拓宽资金与技术渠道
近年来,国家通过财政拨款、国际贷款等方式基本解决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问题,但回用工程仍面临资金短缺、配套不完善等挑战。许多地区建成污水处理厂却未配套回用设施,或回用设施因管网不完善无法发挥效益。建议国家设立污水回用专项投资咨询机构,协助各地解决资金与技术瓶颈,开展项目前期论证与技术评估,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污水回用具有很高的商业回报率,国家应积极引导市场参与,形成规模效应。新荣区装修工程预算价格
〔4〕国内城市污水回用实践案例
(1)北京市污水回用工程
为应对水资源紧缺,北京市将高碑店污水处理厂50%的处理出水(约50万立方米/日)回用于工业冷却、景观补水、城市绿化及道路洒洒等。华能北京热电厂使用再生水作为冷却水源,规模达2万–4万立方米/日,为高耗水行业推广再生水利用树立了典范。2007年,北京市陆续建设北小河、吴家村、卢沟桥、小红门等再生水厂及配套管网,其中北小河与吴家村再生水厂为奥运中心区及凉水河提供景观补水,有效支持了城市生态用水需求。
(2)大连市污水回用工程
大连市污水回用示范工程已稳定运行十余年,污水厂二级出水经深度处理后用于工业冷却、园林绿化、建筑施工及市政杂用等领域。大连开发区建成64公里再生水喷灌系统,用于城市中心绿化带灌溉,开创全国再生水规模化用于城市绿化的先河。
▲推动污水回用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实现城市污水资源化目标,应加快完善政策标准体系,将再生水纳入城市水资源统一配置,明确回用方向与水质要求。鼓励水务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回用设施建设与运营,推动技术创新与技术集成,发展高效低耗的深度处理工艺。同时,加强公众宣传,改变社会对再生水的认知,提升公众接受度与使用意愿。
城市污水资源化应建立在健康的水循环系统基础上,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未来,城市污水回用不仅可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还能减少污水排放对水环境的污染,支撑城市经济绿色发展,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有望成为中国水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工程预算管理哪个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