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造价从投资决策到竣工结算的关键风险与应对策略工程预算的审查方法 2025-09-30
返回列表

  工程预算评审工作注意一位从业十余年的资深造价师参加了单位中层管理岗位竞聘。令人意外的是,面对考官提出的专业问题,这位经验丰富的造价专家竟一时语塞。事后她坦言,考官要求系统分析建设项目各阶段的造价风险点,而她首先想到的仅仅是预结算中常见的量价计算偏差问题。这个看似基础却不够全面的回答,最终使她与心仪的岗位失之交臂。

  这个真实案例折射出当前造价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的认知局限——过于关注技术细节,而缺乏对造价风险全局性、系统性的把握。为此,我们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系统梳理了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造价风险点及应对策略,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参考,在职业生涯中更加游刃有余。

  ▲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风险及应对策略

  〖1〗决策科学性不足风险:项目决策缺乏充分论证,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不够全面,投资估算精准度不足,可行性研究深度不够,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项目投资估算和概算偏离实际需求。

  应对措施: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通过多方论证确保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完善投资估算编制方法,引入专业咨询机构参与评估,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2〗技术风险:技术更新迭代加速,新技术成熟度不足,技术难度超出预期等因素,都可能增加项目投资的不确定性。云南花卉大棚工程预算

  应对措施:建立完善的技术评估体系,对拟采用的技术方案进行充分论证,确保其可行性和成熟度。对于创新技术,应当设置风险储备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技术难题和成本超支。

  〖3〗市场风险: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行业竞争加剧、重要资源价格波动等因素,都可能影响项目的预期收益和经济效益。

  应对措施:建立市场监测预警机制,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市场价格波动和政策导向变化。通过敏感性分析识别关键市场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预案。

  〖4〗社会风险: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环境、民众诉求、文化传统等因素若未得到充分重视,可能导致项目推进受阻,造成前期投资损失。

  应对措施:开展深入的社会调查和影响评估,充分了解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建立社区沟通机制,及时化解潜在矛盾,确保项目获得必要的社会支持。

  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风险可归纳为"投资科学技术社会市场"四大维度,需要项目各方在前期给予充分重视。

  ▲招标阶段工程造价风险及防控措施

  〖1〗招标控制价编制质量风险:工程量清单缺项漏项、项目特征描述不准确、计价取费标准适用不当、材料价格取值不合理、措施项目考虑不周全、未充分体现招标文件要求等问题,都可能导致招标控制价偏离合理水平,为后续工程结算埋下争议隐患。

  应对措施:择优选择专业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造价咨询团队承担招标控制价编制工作。建设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质量管控机制,对编制成果进行多级审核。碧道建设工程预算

  〖2〗缺乏审核监督风险:部分建设单位仅委托单一咨询机构编制招标控制价,缺乏必要的审核环节,导致控制价脱离有效监督,其真实性和合理性难以保证。

  应对措施:

  (1)推行"一编一审"制度:对于大型复杂项目,应聘请两家以上咨询机构分别承担编制和审核工作,确保控制价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2)设立内部造价管理岗位:建设单位应配备经验丰富的造价专业人员,对第三方咨询机构提交的清单完整性和控制价合理性进行内部审核,最大限度地避免清单漏项、多算、措施费考虑不周、价格偏离市场水平等问题。

  〖3〗设计图纸深度不足风险:设计图纸是编制招标清单的重要依据。设计深度不足会导致图纸不完善、存在错误,直接影响设计质量,进而制约造价成果的准确性。

  应对措施:

  (1)加强设计过程管理:确保设计单位有足够的设计周期进行方案优化和图纸深化;

  (2)提高设计深度要求:设计内容应满足工程量准确计算和现场施工指导的需要;

  (3)建立图纸审查制度:设置专门的校审环节,由资深设计人员对图纸进行细致审查;湖南防辐射工程预算

  (4)促进专业协同:加强各设计专业之间的协调沟通,同时建立造价与设计人员的对接机制,及时解决图纸中存在的算量难题,确保清单工程量与设计图纸的一致性。

  招标阶段的造价风险核心在于"控价质量编审深度"八个字,需要建设各方共同把控。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风险及管控要点

  〖1〗工程变更与签证风险:施工过程中因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技术调整等因素导致的工程变更,是造成工程造价增加的主要原因。

  应对措施:建立严格的变更签证管理制度,确保变更事项及时履行审批程序并确定价格。推行"事前预判、事中控制、事后评估"的全过程管控模式。

  〖2〗人工费上涨风险: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往往伴随人工成本上升,引发人工价差调整问题。

  应对措施:在合同条款中明确人工费调整的前提条件、计算方法和调整幅度,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

  〖3〗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施工期间主要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严重时甚至影响工程正常施工。

  应对措施:合同中应约定材料价格调整的范围、方法和风险幅度,建立公平合理的价差调整机制。

  〖4〗施工安全风险: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可能导致工程延期、成本增加,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应对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检查。

  〖5〗施工技术风险:施工过程中技术方案变更往往带来造价增加。

  应对措施:加强施工技术方案的专家论证,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优实施方案。工程预算报告哪里出

  〖6〗工程索赔风险:因发包人原因导致的工期延误、图纸提供不及时、不可抗力等情况可能引发工程索赔。

  应对措施:建立索赔管理制度,及时收集和整理索赔证据材料,为后续索赔处理提供依据。

  〖7〗合同管理风险:合同条款不明确、执行不到位可能导致进度款支付困难、索赔难以实现等问题。

  应对措施:配备专业合同管理人员,提前识别合同漏洞,特别要明确工程结算方式、价差调整方法以及变更签证的定价原则。

  〖8〗中期计量与支付风险:未按合同约定进行中期计量,缺乏有效管控,可能导致工程量虚报、超付等问题。

  应对措施:安排专人负责中期计量与支付审核,充分发挥监理和建设单位的管理职能,确保计量准确性和付款合理性。

  施工阶段造价风险主要表现为因技术安全、合同计量等问题引发的工程变更、签证、索赔、调差等费用风险,需要建立系统的管控机制。

  ▲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风险及处理方案

  〖1〗结算资料报送不及时风险:承包人未按合同约定及时提交竣工结算报告和完整结算资料,导致结算工作延迟,工程款支付延期。

  应对措施:承包人应严格履行合同义务,按时提交结算资料。如出现延迟,发包人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催告,确保结算工作及时开展,避免长期悬置引发纠纷。

  〖2〗结算资料质量缺陷风险:承包人提交的结算资料不完整或存在瑕疵,影响结算工作正常进行,或被发包人借故拖延结算。

  应对措施:承包人应按合同要求编制完整的结算资料,建立内部审核机制,确保资料准确、详实、规范。

  〖3〗工程验收延误风险:工程不具备验收条件、发包人拖延组织验收或承包人原因导致无法验收,都可能影响结算工作的正常开展。工程预算资料装订图片

  应对措施:工程完工后应及时组织联合验收,验收合格后立即开展结算工作,形成完整的工作闭环。

  〖4〗结算审核拖延风险:发包人未在约定时间内完成结算审核或委托审价,导致结算工作延误,影响工程款及时回收。

  应对措施:指定专人负责与发包人和审价单位沟通协调,适时发出催告函,必要时启动法律程序。

  〖5〗合同条款模糊风险:合同条款存在矛盾、结算约定不明确,容易引发结算争议。

  应对措施:在合同订立阶段明确结算异议提出时限及逾期不予处理的后果,确保合同条款具备可操作性。

  〖6〗审计质量风险: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对施工工艺和市场价格不了解,过度依赖定额,工程量计算不规范,未按合同约定调整结算项目,导致结算结果偏离实际。

  应对措施:选择专业技术能力强、信誉良好的造价咨询机构进行结算审核,重点把控结算的关键环节,确保结算价格合理合规,结算资料完整合法。

  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风险主要集中在合同条款、验收程序、结算资料和审计质量等方面,需要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这次竞聘失利给朋友带来了深刻反思。她意识到,实践经验必须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在专业领域,我们不仅要掌握操作技能,更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原理。只有比别人思考得更深入、更全面,才能在关键时刻把握机会,展现出专业自信和从容。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造价人员在掌握专业技术的同时,具备全局视野和风险意识。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能够帮助各位同行在全过程造价管理中更好地识别风险、应对挑战,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成就。工程预算的审查方法


搜索

0758-6806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