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算定额进行工程结算在基坑开挖时为了确保地下结构施工与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需要对基坑侧壁与周边环境采用适当的支护措施。接下来总结基坑支护施工的要点。
〔1〕合理选择支护施工方法
重力式挡土墙支护结构、混合式支护结构与悬臂式支护结构是深基坑支护的三种主要方式,悬臂式支护结构嵌入基坑底部的岩体或土体,利用岩土体的支撑作用保证结构的稳定,适用于基坑开挖深度较小、土质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而重力式挡土墙则是依靠自身的重量来保证支护结构在各种压力下的平衡,混合式支护结构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锚杆支护结构,利用锚杆以及喷射混凝土面层,令基坑与支护结构形成一个整天,相互作用,确保基坑支护的安全。怎样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在经济的条件下尽可能的保证安全和稳定,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2〕建筑基坑工程开挖
因为建筑基坑工程多在土质地基或者软弱岩层地基下施工,挖土量通常都比较大,在基坑的开挖过程中,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况选择合理的开挖方式,通常可以采用分开挖的方式进行,这样就能够一边进行开挖一边进行开挖土的运输,防止了在工作面处土方的堆积,提供了好的施工环境。并且,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需要对维护结构进行适当的监测,合理地控制土方开挖的速度与进程。安装工程概算基价表
〔3〕设计支护桩施工要点
➊支护桩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80mm,正常基底标高处桩间距1.2m。
➋支护桩分两批施工,相邻桩采用挖一个跳一个,待相邻桩浇筑C30混凝土24h后方可开孔。
➌间距1.2m支护桩配置12根Φ12钢筋与7根Φ14钢筋两种类型,箍筋配置Φ8@150螺旋筋。
➍护桩基坑底以上部分桩间采用挂Φ6.5@200×200mm钢丝网,喷80mm厚C20细石混凝土。
➎严格控制桩顶标高、桩底标高、桩径、桩距,孔底沉渣不大于100mm。
➏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工艺,充盈系数不小于1.1。
➐状态垂直偏差不大于0.5%,桩径允许偏差50mm,桩位允许偏差50mm。
➑钢筋笼箍筋和加强筋与主筋焊接必须牢固,保护层需要保证钢筋主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每4m一组,一组三块垫块。
➒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复查确认钢筋直径及数量。
➓配合基坑监测单位进行桩身应力盒预埋。
〔4〕安全防护措施
➊永久性边坡坡度需要符合设计要求,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边坡坡度需要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在不能按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留设边坡时,应当设置支撑。支撑需要结合具体施工情况进行选择与设计,而且必须牢固可靠。
➋在设置支护的基坑中使用机械挖土时,需要避免碰坏支护,或者直接压过支护结构的支撑杆件;在基坑(槽)上边行驶,需要复核支护强度,必要时应当进行加固。工程概算的公式有哪些
➌钢板桩、挡土灌注桩、地下连续墙与土层锚杆结合的支护,必须逐层及时设置土层锚杆,以确保支护的稳定,不得在基坑全部挖完后再设置。
➍支护(撑)的设置应当遵循由上到下的程序,支护(撑)拆除应当遵循由下而上的程序,以避免基坑(槽)失稳塌方。
➎支护(撑)安装与使用期间需要加强检查、观察和监测,发现支撑折断、支护变形、坑壁裂缝、掉渣、上部地面裂缝、邻近建筑物下沉裂缝、变形倾斜,需要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或者进行加固。
➏拆除支撑应当自下而上进行,更换支撑应先装后拆。拆除固壁支撑时应当考虑对四周建筑物安全的影响。
〔5〕建筑基坑支护防水技术要求
当地下水位变化较大或者地基长期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需要对基坑进行降水工作,确保正常施工,对于可能出现流沙、管涌的基坑,需要制订应急预案措施。
在基础过程中,为了避免雨水侵入,基础顶部基坑边线外周边采用开挖截水沟的方法疏导开挖范围内的地表积水,阻止地表面水浸入坑入;基坑设简易排水沟和集水井,水泵抽水在坑内周边开挖排水沟、集水井,进行降水,沟、集水井保持沟底比挖土面低0.3~0.5m,集水井底比沟底低约1m,其直径0.7~1.0m,井壁进行临时支护,底铺碎石0.3m厚,排水沟距坡脚0.3m,沟底宽0.3m,坡度1%~5%,基坑降排水应降至施工面以下500mm,而且应当持续至地下室结构外防水及回填结束,且建筑物自重能克服浮力后才可以完全停止。在基础施工过程中要派专人理顺地表排水沟和及时水泵抽水,有组织排出场外。黔南州美的工程概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