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土建工程中精准控制混凝土板厚的方法工程概算方案

  展厅工程概算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简称“板厚”)在土建工程中极为重要,如果板厚不足,将会发生结构板易开裂渗漏,交付后隔声性能差等风险;如果板厚偏厚,会使得楼面找平层施工困难,后续容易产生找平层不规则裂缝,净空高度不足等问题。不管是在实测实量或者是第三方检测中,板厚指标触碰率都是占比极重的一项,同时也是最难控制、最难整改的一项。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住宅工程结构楼板厚度实测合格率,通过一系列摸索与实践,形成了以板厚控制器为主,拉线法、插钎法等多种方式并举的板厚控制制度,提升住宅工程结构楼板厚度实测合格率。


  (1)拉线法


  在主体刚开始施工时,采用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一个方式——“拉通线”来控制板厚。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直接明了,可以一眼看出板厚是否有误差,不过存在着较大的隐患。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板底模板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偏差,直接造成看似平整的板面因为板底模板的影响,出现不合格的情况。


  除此之外,柱的竖向钢筋在施工时可能会在外部施工影响的情况下产生较小的偏位等,最终造成标高控制线不准、通线晃动等不良影响,这直接造成板厚控制出现偏差,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2)插钎法


  当发现常规的拉线法控制板厚无法满足项目要求后,决定在采用拉线控制的同时,采用插钎法对板厚进行二次控制。不过这种方法受人为影响极大,当管理人员监督不到位时,工人很容易产生疲懒情绪,造成实施中无法全面覆盖,即是无法百分百保证板厚。工程超过概算


  同时,工具的制作精密程度、操作过程中的操作手法等众多因素,都将会导致板厚实测数据波动较大,大大影响板厚控制成果。


  (3)“三段式”控制


  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三段式”控制方式,结合拉线法与插钎法,对板厚控制进行改革。混凝土浇筑前及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对板底进行水平极差测量,结合拉线法及插钎法控制板厚。不过这种方法仍然存在弊端,即板底龙骨的材质、规格等的差异及损耗,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施工中的测量结果,并且测量底板水平极差,得到的也仅是某一时段的测量数据,在施工环境的变化下,得到的数据并不完全具有代表性,进而无法有效地确保板厚。


  (4)板厚控制器


  在混凝土浇筑前,通过成品板厚控制器翼缘上的小孔固定在模板上,混凝土浇筑施工收面磨光至控制器上翼缘时,板厚即达到设计标准。同时,中空的造型亦确保混凝土可以浇筑密实,能够有效地与周边混凝土粘结牢固。


  采用板厚控制器控制浇筑混凝土厚度,不但可以让作业人员直观、准确地掌握厚度控制情况,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过程中对现场板厚、钢筋保护层厚度等内容的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其问题所在并安排人员整改。除此之外,造价低廉,每个板厚控制块的成本不足同规格止水节的一半。


  房地产项目现浇板板厚度控制不涉及高新技术,通过在方案阶段严格方案审批、按照方案严格实施,实施阶段加强楼板厚度的跟踪检查,验收阶段落实好自检、互检、交接检,努力通过“过程精细”实现“产品精美”,继而实现项目工程出高品、出优品。工程概算方案


联系我们
广东肇庆华穗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网址:www.zqhsgc.com

联系电话:0758-6806931

电子邮箱:gdhszq@163.com

联系地址:肇庆市端州区信安三路3号敏捷广场四期B幢商业办公楼507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