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概算描述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包括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受骨料特性的影响。骨料作为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体积与重量在混凝土中占比超过70%,故而,骨料的几何特性、物理性能及化学成分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下面是对骨料选择与处理的几个关键点的详细说明:
(1)颗粒级配的重要性
合格的颗粒级配对混凝土的空隙率有直接影响。良好的级配能够降低空隙率,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进而增强其强度。
(2)含泥量的控制
含泥量是影响混凝土强度与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含泥量不应超过5%,由于每超标1%,混凝土强度就可能降低3MPa至5MPa。除此之外,含泥量过高还会降低混凝土的含气量,从而影响其耐久性。
(3)碱活性的影响
碱活性超标会造成混凝土内部发生碱集料反应,引起混凝土膨胀开裂。故而,通过碱集料反应试验,确保试件无裂缝、酥裂或胶体外溢现象,且膨胀率应小于0.01%。防雷工程概算
(4)有害物质含量的限制
有害物质比如硫酸盐和硫化物,会引起混凝土体积膨胀,造成应力集中和开裂,进而降低耐久性。
(5)骨料的选用
细骨料应避免使用山砂和海砂,推荐使用河砂。粗骨料应采用多级配碎石,如果使用卵石,则需要保证其为多破碎面的卵碎石,并且是多级配的。
(7)石粉的作用
适量的石粉能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减少胶凝材料用量,并作为填充料提高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能。不过,石粉含量过高会造成混凝土收缩增大。按照《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210-97),配置C30混凝土时,石粉(小于0.08mm颗粒)含量不应超过10%。但研究表明,石粉含量在16%至21%之间时,混凝土性能更优。
总而言之,骨料的选择和处理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至关重要。通过严格控制骨料的级配、含泥量、碱活性和有害物质含量,以及合理使用石粉,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与耐久性,从而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高标准要求。商丘工程概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