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最新工程结算审计是对于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或者年度终了时,与建设单位所办理的工程价款结算的审计。其审计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在审计的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呢?
【1】施工单位报审结算存在的种种问题
在审计中发现,有的施工企业利用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结算的知识了解比较少,无法对建设工程结算进行有效的监督的情况,采用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重复计算工程量等手段,高估工程造价。
【2】审计工程结算面临的问题
(1)承包工程合同签订不规范,工程结算计价难以确定。
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建设、施工双方承包工程合同签订不规范。在签订合同时签订与招投标文件相违背的合同,或者按照投标文件的内容逐一填写,特别是建筑规模和中标价,存在少填或者不填的情况,给工程计价取费留下活口,目的是为了竣工后高报工程结算价格打下伏笔,使原本非常严格的合同失去约束力,建设单位失去了对施工单位工程报价的有效监督,容易导致决算价格偏高,并且,给工程结算造价审核带来难度的风险。工程暂估价如何结算
(2)建设单位不正常的举动,增加审计难度。
审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项目节省资金,降低基建成本,提升投资效益,不过基建结算审计并不受所有建设单位的欢迎,所以有些建设单位的基建管理人员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与施工单位逐渐产生经济瓜葛,因而这些人思想上有顾虑,认为基建审计核减额越大,说明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越多,甚至出现施工单位都予以认可的核减,而建设单位反而不认可的咄咄怪事。除此之外,建设单位打着“降低工程成本,节约建设资金”的旗号,肢解工程项目,把一个本应完整的单项工程肢解成若干项发包给多个施工单位,除了要支付总承包单位服务费、增加工程成本外,有的还指定基建材料,指定材料供应商,甚至是干脆代施工单位采购建筑材料等。所有这些建设单位不正常的举动,都增加了工程造价的审计难度。
(3)材料成本难以确定。
现阶段建筑材料市场不规范,价格混乱。
材料材质相同,价格不同;产地不同,价格不同;渠道不同,价格不同。市场价格差异悬殊,在审计过程中感觉到材料实际价格无法核实,成本很难测定。就算是审核其原始购货发票,亦是因为外部建筑材料市场的混乱使得真伪难辨,更何况回扣与折扣普遍,更增加难度。
(4)监理单位没有尽职,导致工程结算审核难以深入。
限于现如今审计机关的技术力量与装备水平,实施工程结算审计很难做到全过程跟踪审计,更无法采取技术扫描与钻芯取样等先进检测手段,所以审计所依赖的工程实施过程抽样检测资料,只可以以监理部门提供的监理日志为主要参考依据。不过工程结算审汁发现,监理单位提供的监理但并不能客观体现工程实施过程的真实情况,或者填写的不规范,或者当时编造虚假记录,或者事后补做虚假记录,或者找小具监理资质的人员编制口志等等,所有的这些,反映了工程监理单位没有按规定进行监理验收,监理存在“走过场”的情况。建设工程结算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