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全面指南关键要点与实务操作深度解析 2025-11-24
返回列表

  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工作是确定工程最终造价的关键环节,也是真实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措施。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结算审核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和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本文基于在石化行业EPC总承包项目工程结算审核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系统介绍结算审核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技术要点和具体实务操作方法,为提升工程结算审核质量提供实践指导。

  工程竣工结算是指施工单位按照合同规定完成全部承包工程内容,经验收质量合格并符合合同要求后,在约定时间内向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单位提交的最终工程造价结算文件。这一过程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收官环节,也是确定工程造价的最终依据。

  结算审核则是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单位通过系统审核施工企业上报的结算文件,核实其中所述的工程量、单价标准、各项费用以及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内容,最终与施工企业就工程造价达成一致意见的专业活动。

  经过严格审查核定后的工程竣工结算,不仅是确定建设工程造价的权威依据,也是项目竣工验收后编制竣工决算和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基础,同时还为未来类似工程的预算编制提供重要参考。通过总结近年来在项目工程结算审核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教训,本文尝试系统分析审核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关键要点及具体操作实务。

  ▲高度重视工程项目合同范围的准确界定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通常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参与企业多、交叉作业复杂等特点。采用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项目,总承包单位在项目建设链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需要完成大量繁琐的协调管理工作。相应的工程项目建设合同体系也较为复杂,包括对业主的主合同和对各分包商的分包合同。

  在这种多合同环境下,无论是与业主的主合同还是与各分包商的分包合同,都必须进行严格的范围界定。要高度重视合同工作范围的明确划分,避免出现合同范围界定模糊、交叉或遗漏的情况,特别要防止同一工作内容重复出现在多个分包商的合同中,造成多家分包商对同一标的物提出重复结算要求。

  以某30万吨聚丙烯装置项目为例:该装置内有两台大型反应设备(第一反应器重约600吨,第二反应器重约400吨),吊装这类大型设备需要对吊车站位区域进行专门的地基处理,同时在装置区内需要修建大型设备运输专用临时道路。业主从投资控制和施工管理角度考虑,将全厂所有大型设备吊装工作指定由一家专业吊装公司总承包,而全厂性的大型设备运输临时道路则由业主工程部直接负责。

  然而,在土建专业结算审核过程中,发现某分包商的结算文件中包含了大型设备吊车站位地基处理费用和设备运输临时道路修建及拆除费用。经向现场工程师核实确认,这些工作确实施工单位完成了,但由于合同范围界定不清晰,导致了工作内容的重复计费。

  ▲加强施工组织设计与实际施工措施的一致性审核

  在审核结算资料时,必须加强对施工组织设计中列明的技术措施与实际施工所采用技术措施的一致性核查。部分分包商常常利用其丰富的工程经验,试图通过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虚报或夸大技术措施、材料规格和工程数量等手段,达到提高结算金额的目的。通常情况下,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单位在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时,往往重点关注技术措施对工程质量的保障程度,而容易忽视这些技术措施对工程费用的影响。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分包商实际消耗的材料或完成的工程量远低于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承诺值,甚至存在根本未实施申报措施的情况。这种设计要求和实际实施之间的显著偏差,如果不能通过严格的一致性审核进行识别和控制,就会导致工程造价的虚增,无法真实反映实际工程成本,同时也使设计要求落空。

  ▲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注明的工程内容执行审核

  按照行业惯例,在安装专业的施工图和设备材料表中,通常会对设备及材料的规格型号、工程量以及相应的防腐等配套做法进行详细说明。分包商一般以此为依据,逐项套用定额进行结算编制。但审核人员在处理这类看似顺理成章的结算时,不能仅限于核对施工图纸等书面资料,还需要明确各项工作的实际实施主体,并对特殊材料的工程量进行现场核实。

  例如在进行静置设备结算审核时,必须加强对设备到货状态的详细了解。同一设备因到货状态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安装费子目的选用和工作内容的实施主体确定。设备采用分片、分段或整体等不同形式到货,其安装费用通常呈现较大差异:设备分片到货时安装费用最高,整体到货时安装费用最低,这种差异会导致最终结算金额的显著不同。

  在审核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避免同一施工内容在不同施工图中重复出现的情况。以变配电室电气专业为例,变压器安装图纸会根据标准图集给出连接变压器的高压电缆接头,而从高压配电柜到变压器的电缆及电缆接头通常在综合外线图纸中已经包含。实际工作中一般按照电缆根数乘以2得出电缆头数量,即连接变压器的电缆头在综合外线图中已经统计过的,变压器安装图中所给的电缆头就不应再次计取。但审核发现,几乎所有的施工单位在结算中都重复计取了这部分内容,审核人员必须仔细分析,避免此类费用的重复计算。

  ▲确保定额套用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竣工结算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准确地反映工程实际造价。在竣工结算审核过程中,审核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定额的章节说明、工作内容、适用范围、调整系数、附加注释及说明等细节,确保定额套用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特别是对一些综合定额项目,更要特别注意其已综合的工作内容范围,如果对定额中已经包含的工作内容不了解,就容易出现高套、错套或重复套用定额子目的错误。

  同一工程项目套用不同的定额子目,有时会产生很大的费用差异。因此审核中必须准确把握定额子目的套用界限,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核定。例如在对某装置进行电气专业审核时发现,施工企业在电气系统调试部分的工程量计算中,往往将高压开关柜按台数计算,低压开关柜按抽屉个数统计,许多结算审核人员习惯性地认为这种计算方式是合理的,这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带有误区性质的行业惯例。

  按照《石油化工行业安装工程预算定额》1999版的规定,送配电系统调试是按供电回路中断路器数量确定的,以一个系统一侧一台断路器为基准,若一侧有两台断路器时,则按两个系统计算。因此在结算时,不能简单地按照台数、抽屉个数全部计取,需要结合图纸中的具体情况,合理套用定额。

  ▲加强对特殊设备材料价格变更的审核力度

  设备和材料费用是工程造价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效控制设备和材料费用对整体工程造价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对特殊设备、材料价格变更的审核显得尤为关键。设备和材料的价格应通过市场调查或直接向设备制造商询价等方式进行核实,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动态变化,确保真实反映设备和材料的市场价格水平。

  ▲明确工程索赔的性质和处理原则

  某项目施工所在地在2010年年初遭遇多场暴雪,雪灾过后,分包商及时提出了包括窝工费、机械台班折旧费以及根据业主指令协助清除融雪增加费等多项费用索赔。在审核这些索赔时,我们对每项索赔进行逐条分析,明确认定暴雪属于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根据合同条款,此类风险造成的费用损失应由各方自行承担。

  因此,对分包商提出的窝工费和机械台班折旧费索赔不予支持,这些费用应由分包商自行承担;而对于根据业主指令协助清除融雪增加的费用,我们支持分包商的索赔要求,这部分费用应由业主承担。

  同时,我们发现分包商在索赔过程中只注重费用索赔,忽视了工期索赔。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是可以获得合理工期索赔的,而且费用索赔和工期索赔往往是相辅相成、同时发生的。其中费用索赔中的保函手续费和工程保险费两项费用的索赔前提就是要有相应的工期索赔内容。

  通过我们的积极协调,最终帮助分包商获得了合理的工期索赔以及相应的保函手续费和工程保险费赔偿。通过成功的工期索赔,不仅可以获得提前完工奖励或避免延期罚款,还能将这些转化为工程效益,从而使EPC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商共同降低了工期和费用风险。

  ▲完善结算审核体系的建议与展望

  为了进一步提升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审核体系:

  建立标准化审核流程,制定详细的审核工作手册和操作指南,明确各个环节的审核要点和质量标准。加强对审核人员的专业培训,定期组织业务交流和学习,不断提高审核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建立结算审核数据库,收集整理各类典型案例和常见问题,为审核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结算审核专用软件系统,实现审核工作的电子化和智能化,提高审核效率和准确性。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设计、采购、施工、造价等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审核质量与个人绩效挂钩,充分调动审核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全面提升结算审核工作水平

  加强建设工程竣工结算审核,不仅有利于规范投资管理,节约建设资金,还能促进施工总承包合同价的合理确定和控制。同时,通过结算审核积累的准确数据,可以为核实和分析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提供可靠依据,不断提高工程设计水平和项目管理水平。

  通过对竣工结算各个环节细致入微的审核,特别是对那些容易忽视的细节问题进行重点关注和严格把控,才能真正达到核实和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造价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工作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审核要求,为项目的投资控制和效益提升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最终,通过全面加强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还能促进建筑市场的规范发展,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不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项管理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搜索

0758-6806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