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审计取费工程合同约定为固定总价合同,合同约定:
(1)总价涵盖范围:施工图范围内与工程量清单编制要求的所有内容。
(2)材料价按基期信息价格和施工期信息价格相较,10%以内不予调整,10%以外调整。
(3)群体工程如果某个单位工程项目清单漏项,其他的单位工程相同的可以参考其他单位工程计价。
(4)人工费在项目实施执行过程中不再调整,一旦遇到强制性调整,只调整经过批准的施工过程中的人工费调整。
问:清单有漏项,可不可以增加?材料价期间是否能够按照全施工期取平均值调整?人工费是否可以按照政策性调整文件直接调差?工程合规审计
答:现行有效的16号令中已经明确,取消原“固定总价合同”中的“固定”二字,所以就算是总价合同,按照约定的范围,其价格都是可以调整的。按照《2013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规定指出,总价合同,指的是发承包双方约定以施工图及其预算跟有关条件进行合同价款计算、调整与确认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常见的第一种总价合同是施工图总价合同,承包人依据甲方编制好的图纸进行报价。图纸范围内的任何实体项目及措施项目,即完成施工图所包含的所有工作内容,都是承包人理应履行的合同义务,图纸是施工图总价的范围,承包人按照甲方提供的施工图报价。
第二种常见的总价合同是采用工程量清单方式招标的总价合同,按照《2013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8.3.1条规定指出,采用工程量清单方式招标形成的总价合同,其工程量应当根据本规范第8.2节的规定计算。8.2节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单价合同的计量规则,因此清单总价形成的总价合同,工程量应该依照承包人完成合同工程应予计量的工程量来确定,当出现工程量偏差、漏项或者增减等情况时,应当按照承包人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予以计算。
但是题目中的总价合同,其约定的范围既包括施工图纸,又包括了工程量清单要求的所有内容。因此很难说这个项目究竟是属于哪一种总价合同,倘若是施工图总价合同,建设单位是不需要考虑是否存在清单漏项的,由于图纸范围内的全部内容都是承包人的施工范围,承包人报价时负有审核图纸的义务;不过倘若是清单总价合同,对于漏项的部分双方应当据实计量结算。合同约定的第3点提及,清单漏项时工程计价根据有相同按相同的规则,这样一种特殊约定在施工图总价合同的情况下,显然对于承包人非常有利。通常在审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最好是由造价工程师和律师一起审,才不会发生这种前后约定不一致的矛盾情形。
第二小问有关于材料费可否取全施工期的平均值,这个问题主要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合同约定按基期信息价格与施工期信息价格对比超过10%的部分予以调整,通常的做法应当是据实调整。按照《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规定指出,由于市场价格波动引起的调整按第11.1款〔市场价格波动引起的调整〕、因法律变化引起的调整按第11.2款〔法律变化引起的调整〕约定执行。……材料、工程设备价格变化的价款调整根据发包人提供的基准价格,按照下列风险范围规定执行:……工程多少需审计
2、承包人在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或者预算书中载明材料单价高于基准价格的:除专用合同条款另有约定外,合同履行期间材料单价跌幅以基准价格为基础超过5%时,材料单价涨幅以在已标价工程量清单或者预算书中载明材料单价为基础超过5%时,其超过部分据实调整。所谓的据实调整,亦就是按照每月的工作量和材料价格进行调整,而不是简单根据算术平均的算法进行计算。……
4、承包人应当在采购材料前将采购数量与新的材料单价报发包人核对,发包人确认用于工程时,发包人应当确认采购材料的数量与单价。事实上最好的做法应当是每期采购的数量与价格都报给发包人审批,倘若价格根据投标价或者基准价变动时,超过5%的部分予以调差。不过在实际施工中,很少有非常好地做到这一点的发承包人。许多施工单位每月报的进度款文件都十分粗糙,不管是工程量或者是价格,而建设单位有时也会有意在前期多做部分进度款给施工单位,好让工程继续进行。但是倘若过程中没有这些文件,最后可能只可以根据算术平均的算法算出一个大概的金额。由于没有证据可以完整地还原客观事实,就算是法院在判断这个问题时,若是合同约定不明确,实际施工资料又缺失,有可能也只可以根据平均值调整价款。
第三小问关于人工费是否可以直接调差。因为题目中合同约定项目实施过程中人工费不调整,既然有约定就应当按照约定,人工费应当不予调整。不过倘若没有约定的话,依据合同漏洞填补规则,一般情况下应当调整人工费。题目中问到是否需要根按照制性调整文件调整人工费,从之前的问题分析中也可以得知,不管是《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还是政府发布的人工费调整文件,实际上也不属于强制性的法律规范。特别是政府发布的人工费调整文件,只是针对已经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定额发布的新的计价文件而言,由效力上来看都不算是政府规章级别的文件,因此也无法认定这是一种强制性的调整文件。审计工程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