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审计跟踪审计内容〔1〕项目成本意识薄弱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能够促使项目经理与管理人员提升成本管理意识,以及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地降低成本,提升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然而,项目经理和相关管理者成本管理意识不强。在项目经理部,常常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然而缺乏全员的成本管理思想。
例如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与工程质量,为确保工程质量,采用了可行但是不经济的技术措施。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为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与设备等,这些必然会导致成本增加。项目经理成本意识较为淡薄,不少施工项目开工前没有编制项目成本计划,就算编制了,亦经常没有重视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降低成本措施。
项目经理关心利润,不过对成本开支的情况比较少过问。有的企业欠缺健全的规章制度,管理基础工作不落实,比如领料无限量,用工无定量,费用开支无标准等,致使成本管理失控,以致于出现亏损时找不出问题的关键,更难以“对症下药”,造成企业效益下滑。工程项目审计管理办法
〔2〕成本管理与控制体制不健全
企业在实施工程项目管理中普遍存在项目经理的“责、权、利”不落实,工程项目各部门、各岗位没有具体、明确的成本管理责任,难于考核其优劣,没有真正把项目成本和项目管理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没有形成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的情况。
故此,项目管理人员常常是满足于产值、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指标的完成,对于直接关系到成本费用高低的人工、材料、机械使用等方面的节约控制关心比较少。就算上级部门强令其开展成本管理,项目经理与工地管理人员也是被动消极的,流于表面形式的比较多。
〔3〕缺乏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管理理应不单单包括成本核算,作为事后控制主要内容的成本核算只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记录、归类与计算,体现实际执行的结果,同时作为对下一循环成本控制的依据。因为建筑工程的生产过程具有一次性的特点,成本的管理重心需要移向事前的预控和事中的过程控制。工程概算审计
现阶段,很多施工企业对项目的成本管理欠缺事前控制和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只在项目结束或者进行到相当阶段时才对已经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显然已经为时过晚,成本控制的效果可想而知。
〔4〕对质量成本欠缺管理和控制
对于工程项目质量监控不力而导致的质量低劣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有时候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现如今,我国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还没有形成起对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风险监控体系,例如总包单位在进行工程转包、分包中的压价行为,促使转包、分包单位的价格太低而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偷工减料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
总而言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应当怎样适应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现阶段项目管理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建立和项目管理改革相适应的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才可以让建筑企业摆脱困境,得以生存与发展。工程审计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