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建设工程中清单漏项的成因、责任与处理机制解析工程财务审计整改报告

  工程结算单如何审计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履行过程中,工程量清单是确定工程造价、进行工程款支付和结算的重要依据。所谓“清单漏项”,是指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本应列明、但实际未在清单中体现的工作内容或分项工程。具体而言,如果施工图纸中包含某项可计量、可计价的工作内容,而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中并未列出,即构成清单漏项。该现象不仅影响投标报价的准确性,也易引发施工过程中的争议与变更,对项目的成本控制和合同管理带来显著风险。

  ▲清单漏项的主要成因

  清单漏项的产生往往源于多方面因素,既包括技术与管理层面的不足,也涉及主体之间的风险转嫁与责任模糊。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四类:

  〔1〕施工图纸设计深度不足

  发包人在招标阶段提供的图纸若仅为初步设计或扩初图纸,其设计深度往往无法满足工程量清单编制的需要。图纸中存在模糊、矛盾或标注不清的部分,容易导致清单编制人员无法准确识别和计量全部工程内容,进而造成遗漏。

  〔2〕编制过程中的故意或过失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人员可能因专业能力有限、经验不足或工作时间紧张,未能全面识别图纸中的工程内容,导致非故意遗漏。另一方面,也存在为降低项目“控制价”、使项目预算更易通过审批而故意省略部分非核心项目的情况。这两种行为均会导致清单与图纸不符。工程建设怎么进行审计

  〔3〕招标人方面的道德风险

  部分招标人通过在招标文件中使用模糊的项目特征描述(如标注“详见施工图”),有意将识别工程内容的责任转移给投标人。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一种不规范的风险转嫁,不仅损害合作诚信,也容易在后期引发争议。

  〔4〕投标人未及时提出质疑

  投标人在获取招标文件后,有责任对照图纸审核清单项目。然而,出于维持低价竞争优势或避免因提出疑问而被视为“合作困难”的考虑,部分投标人即使发现漏项也可能选择沉默,甚至主动利用漏项在后期通过变更索赔获取额外利润。

  ▲清单漏项的责任认定原则

  在厘清责任归属时,应结合法律法规与合同约定,从公平和诚信原则出发进行判断:

  〔1〕招标人负责原则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相关司法解释,招标工程量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和完整性应由招标人(发包人)负责。如合同中没有特别约定,清单漏项的责任应由发包人承担,投标人没有义务对清单的完整性负责。

  〔2〕合同约定优先原则与公平限制

  虽然合同双方可在协议中约定风险分担方式,例如要求承包人承担一定程度的漏项风险,但此类条款不应免除发包人对清单准确性的首要责任。如该约定明显违背公平原则,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己方主要义务,法院或仲裁机构可基于诚信原则予以调整,根据各方过错程度合理划分责任。工程审计核减情况说明

  ▲清单漏项的应对与处理机制

  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清单漏项,是保障工程顺利推进、控制造价的关键。实践中可从以下方面系统应对:

  〔1)全面核查与诊断

  在发现可能存在漏项时,首先应组织重新复核招标图纸、清单文件及技术说明,识别出未列项但图纸明确包含的工作内容,并分析其产生原因,明确是技术疏忽、设计变更还是主观故意所致。

  〔2)及时补充与修正

  一旦确认漏项,应尽快通过正式变更程序对工程量清单进行补充修正,尤其是因设计深化、施工条件改变导致的新增内容,需及时取得发包、承包及监理各方的签认,并作为后续结算的依据。

  〔3)合同协商与索赔管理

  如漏项源于发包方责任,施工单位可依据合同条款提出工期延长和费用补偿要求。双方应在诚信基础上协商确定补偿范围与计算方式,避免争议扩大影响项目进展。涉及重大漏项时,建议引入第三方咨询机构进行造价评估。

  〔4)依法依规解决争议

  若协商未果,则应依据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机制,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等途径处理。在此过程中,关键是要确保过程资料完整、证据链清晰,尤其重视施工图纸、招标清单、会议纪要、往来函件等书面材料的保存与整理。

  综上所述,清单漏项不仅是造价管理中的常见问题,更是涉及风险分担、合同解释及诚信履行的综合课题。各方应秉持合作精神,从项目前期开始强化清单编制与审核工作,最大限度预防漏项发生,共同推动建设工程实现高效、公平和规范管理。工程财务审计整改报告


联系我们
广东肇庆华穗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网址:www.zqhsgc.com

联系电话:0758-6806931

电子邮箱:gdhszq@163.com

联系地址:肇庆市端州区信安三路3号敏捷广场四期B幢商业办公楼507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