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算审计定案难建筑工程造价构成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价格理论在建筑行业中的具体应用与体现。该理论以价值规律为基础,结合建筑产品及其交易的特殊性,系统阐述了工程造价的本质、形成机制与管理原则。掌握这一理论,对于科学确定工程价格、有效实施成本控制、保障建设各方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理论要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建筑工程造价的本质是建筑产品的货币表现,即建筑产品价格。它反映的是建筑产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的交换价值。从其价值构成来看,主要包括活劳动消耗、物化劳动消耗和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三个部分。其中,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价格具体表现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施工管理费及间接费用等;剩余价值的货币形态则表现为利润。这一构成是工程造价计算的理论基础。
〔2〕建筑工程造价在性质上属于合同价格。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招标投标竞争机制,由发承包双方依法签订合同所确定的交易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这一价格形成机制体现了公平、自愿和竞争的原则,是建筑业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成果。酒店工程需要审计吗
〔3〕企业应当建立自身的报价定额体系,作为投标报价的依据。这一定额应实行“量”“价”分离:在“量”的方面,需体现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装备条件、管理能力和劳动效率,确保各分项工程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既科学先进,又具备竞争力与规范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报价定额在项目划分、计量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等方面,应与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保持一致,确保报价体系的规范性和可比性。在“价”的确定上,则应依据市场价格信息和造价指数,确定各分项工程的全费用综合单价。
〔4〕利润水平应由企业根据市场竞争状况自主确定。在投标报价过程中,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经营策略、市场供求状况和项目风险等因素,合理确定利润率。政府不应通过定额或其他形式对利润水平进行强制规定,以充分保障企业自主定价权和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5〕工程造价应实行动态管理,允许合同价格调整。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周期长、技术复杂,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工程变更、材料价格波动、索赔事件、贷款利息调整等情况。因此,除固定总价合同外,发承包双方一般应在合同中约定价格调整机制,竣工结算时根据实际履行情况对合同价进行合理调整,使工程造价能够真实反映工程实际价值量,合理平衡发承包双方的利益。工程审计哪些单位参加
〔6〕建筑工程造价的形成具有特殊的市场属性。建筑产品通常处于买方市场条件下,其供给表现为生产能力。因此,建筑工程造价缺乏需求弹性,仅具有供给弹性。也就是说,价格的变动不会显著影响市场需求,但会对企业供给生产能力的行为产生调节作用。反之,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建筑市场需求总量的变动一般不会直接引起工程造价的波动。
〔7〕中介组织在造价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建筑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具有难度大、金额大、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等特点,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参与。这就为工程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纠纷调解、法律服务、审计监督等中介组织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能够在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8〕政府需对工程发承包价格进行宏观监督与总体控制。由于建筑工程造价总额巨大,无论是单个项目还是行业整体,都对国民经济支出和宏观经济运行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必须对工程造价进行必要的监督和调控,以维护市场秩序,防止投资失控,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构成理论是一个系统、科学的体系,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今天,深入理解和正确运用这些理论要点,对于提高造价管理水平、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工程审计会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