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工程造价工程造价贯穿整个工程建设的决策、设计、发承包、施工各个阶段,注重全过程管控。
▲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与划分
1、造价管理的内容
工程造价管理是把管理学、经济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并且综合运用,对工程造价作预测、计划、控制、审核、分析、评价的全过程管理工作。
2、全面造价管理的划分
建设工程全面造价管理可以分为下列四个方面:全寿命期造价管理;全过程造价管理;全要素造价管理;全方位造价管理。
尽管各方的利益和角度有所差别,不过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协同工作机制,才能够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造价管理三大原则
1、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全过程造价管理
在我们国家工程造价行业长期存在一种现象,把项目的实施阶段作为造价管理的重点,认为工程成本没控制好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善、人工单价以及材料单价不断上涨引起的。
这类想法导致大家将控制承发包价格,做好施工过程中的造价变更以及结算作为了提升成本控制的关注重点,却没有在决策阶段与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方面去改进并加强。
影响工程造价75%以上的决策与设计阶段未能得以合理控制,亦导致工程总造价未能得以合理有效的控制。
2、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相结合
不能按照以往的老思路,等实际值与目标值出现偏离之后才去想办法与对策来纠偏,这是一种事后弥补,而损失已是实事。
应当提前采取主动控制办法,只要发现目标不在计划轨道上就立即采取相应改进措施,主动去影响决策、设计、发承包和施工,使造价管控成为主动行为。工程造价能力
3、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想要实现全面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就必须要从组织、技术、经济等多方面共同采取措施。主要是从项目组织结构、人员工作职责和分工上做好组织管控。
还得从设计多方案比选,审查设计的各阶段工作,深入研究怎样节省投资等技术措施上下功夫。
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经济措施,包括动态比较造价的计划值与实际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对节约投资的应及时给予奖励。
使大家明白技术和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务求技术先进下的经济合理、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将控制工程造价观念渗透到各项措施之中。
▲全过程造价管理四大阶段控制要点
【1】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工作可分成项目策划与项目经济评价。
这其中策划是造价管理的重要前提与基础,策划有总体与局部两种,需要做构思策划和实施策划,策划的目的都是为决策提供依据,只有在构思多方案的基础上经过方案比选,才可以选出最好方案,这包括技术方案与经济效益比选两方面。
项目的经济评价内容可以分成财务分析与经济分析两方面。经济评价有一系列的报表需编制,报表方可以更明确地表达出经济评价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南水北调工程造价
【2】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是分析处理工程技术与经济的关键环节,同样是造价控制的重点。这个阶段主要通过限额设计与设计多方案评价分析与优化等方法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1)限额设计。这个环节是造价控制系统中很重要的一环,是设计阶段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实施工程造价控制的一项重要措施。
这项工作在投资决策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都需要推行和落实,是造价目标的动态反馈和管理,可以分为目标制订、分解、推进和评价四个环节。这其中当考虑全生命期成本时,按限额要求设计出的方案可能不一定具备最佳的经济性,这个时候也可以考虑突破原有限额,重新选择设计方案。
(2)设计方案评价与优化。这项工作是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益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之间的关系,务求达到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的和谐统一,同样是设计过程的重要环节。
评价方法有多指标法、单指标法与多因素评分法。方案优化则是要结合工程质量、造价、工期、安全和环保五大目标进行全面最佳匹配,务求达到整体目标最优。
【3】发承包阶段的造价管理
这个阶段的工作主要分成建设单位的招标和施工单位的投标,以及后期的评、定标和施工合同的签订等。建行工程造价
(1)建设方要严格根据《招投标法》的相关规定来选择招标方式,需要重视招标策划,需要做好施工标段的划分、合同计价方式及合同类型选择等工作。
(2)施工方要注重基本策略和报价技巧两方面的工作,投标单位要按照不同情形选择不同的报价。
(3)评标委员会应客观、公平、公正地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以评选出造价最为合理的中标单位为中标候选人。
中标单位确定后,招标单位应当向中标方发出中标通知书,以及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天内根据招标文件和中标方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4】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资金投入量最大,由于有变更、索赔等不可预见因素,造价管理难度增大。建设方应处理好各个变更与索赔,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施工方应当综合考虑成本、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等全要素,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科学地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可以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总目标和各阶段目标,使造价控制有据可依。
成本控制是在实施过程中对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各项费用开支开展监督、调节和控制,及时预防、发现和纠偏,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
施工阶段也要做好各种变更和索赔的管理,合同各方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与程序及时处理好各种过程中的变更和索赔。
此外工程价款的结算和审查是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要依据合同的约定及时报送及时审核。
审查包括结算的递交程序和资料的完备性以及与结算有关的各项内容,这其中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施工合同的合法性以及界面划分等都是审核的重点,还应该对量、价进行审核,此外,实际工期与合同工期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责任划分亦会对工程造价产生一定的影响,都需要全面审查,最终实现全过程造价的合理管控。湖南省建设工程造价网
▲造价管理的方法与对策
1、成本管理的方法
成本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了预测、计划等。这其中成本预测分定性与定量两大类。
定性预测要求管理人员对于工程项目成本费用的历史资料、现状及影响因素有深刻了解,具体方式可以采用座谈会与函询调查法。定量预测方法有加权平均法、回归分析法等。
成本计划是由承包单位和项目经理部以货币形式表达的项目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成本水平以及为降低成本采取的措施和方案。编制方法主要包括了目标利法、技术进步法、接交计算法、定率估算法。
2、施工阶段的费用控制
施工阶段的费用控制需采用动态监控。由于项目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都是变化的,主要包括构成造价的人工、材料、机械等费用在不同时期其市场单价都在变动,致使工程造价是一个动态不固定的变化值。
需要节省成本,实现最大投资效益化,不管是我们的业主方或者是承包方都应当进行实际费用与计划费用的动态比较,及时发现并分析费用偏差产生的原因,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费用偏差。
需要使已完工程的实际费用和拟完工程计划费用都是在已完工程计划费用以内。偏差分析可以采用横道图法、时标网络图法、表格法、曲线法,如果发现费用有偏差,可以通过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等进行及时的纠偏。
这篇文章详细的总结了造价管理的内容、划分、工作原则。系统的分析了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四大阶段管控的重点、对策。通过上述分析总结,笔者认为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应该将前期的决策、设计、招投标与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有效结合,并把握好结算和决算阶段的造价管理。只有在各阶段均全面有效的做好造价管理工作,才可以真正实现造价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控制,获得造价管理的最佳效果,达成项目投资的效益最大化。滁州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