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如今,各大工程设施建设紧锣密鼓的蔓延在各施工现场。工程建设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令到工程计价模式亦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的控制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高效合理的计价模式不但能够保证工程的正常有序进行,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资金损耗,为企业争取更多的收益。这一切的实现都是有赖于计价模式的选择。
建筑行业的大肆兴起催生了各项建筑工程的诞生,种类繁多、涉及面广的建筑行业在增加就业岗位、城乡基层设施建设及增加国民经济收入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在政策方针、资金投放、市场运营等方面都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可由此可见其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在工程造价中,其造价模式又是最为关键的,既要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施工,还要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提高。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简述
在建筑行业内,工程造价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工程造价掌握着工程建设的指挥棒,统筹布局工程的施工的各项事宜。国内建筑行业的的管理模式逐渐由原有的动态与静态管理相结合的定额计价模式,转为工程清单计价模式。
〔1〕清单计价模式
清单计价模式指的是在工程项目设立之初,由工程实施的主办方根据国家统一的要求标准制定项目编码,而且根据通行的工程及价格格式编纂项目清单明细,然后在根据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行业内自主报价招标,选取施工质量上乘且成本低价的工程承办单位,即通过投标招标的方式择优选取承办方的过程。清单计价模式有着工程统一定价、工程主办方自主定价、承办方公开招标、良性竞争的特点。
在工程清单计价模式下,各施工单位根据既定的预算规模与工程用品的单价,详细计算出程建设所需要的费用,并且在标准的指导下把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全盘的考量,把工程实施过程中会出现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材料损耗差价、利润额及税收附加等都细致分析到位,对于不合理的部分及时做出调整、修改,合理分配资金的调度,制定出工程造价的最后决算方案,然后再经过多方校订、审核而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造价方案。工程造价改革
〔2〕定额计价模式
定额计价模式是根据国家建筑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设置的既定要求,按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对统一要求确立工程建规则和计算量,并沿用统一规定的预算定额费用与产品单价,合计出工程实施后将会产生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利润收益、材料差价等内容,并根据通用的收费标准进行取费计算,至工程竣工以后,再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原材料差价与因突发状况引起的额外费用做最终的计算,审核达成工程最终造价。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隐藏的问题
〔1〕清单计价模式的弊端
➊行政干预严重,竞标不公平
在工程主办方确立工程实施方案,并向社会企业公开招标时,必须要在建筑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严格控制范围内操作,行政部门的各项施工标准严重干预了其在施工承办方的自由选择权,统一标准下造成了企业竞标不公平问题的出现。
➋企业在自主报价上居于劣势
清单计价模式下企业争取工程承办权的时候,常常缺乏足够的话语权,自主报价能力明显不足,更多的时候处于“店大欺客”的被动处境,无法充分自主地为企业争取应有的利益。宁波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2〕定额计价模式的弊端
量价捆绑固定,灵活机动性不足,很难应对人工、材料、机械耗损等突发状况。既定的工程量与定额的工程预算开支紧密相连,不过工程建设中由于突发状况及不可抗力导致的额外开销常常不能在工程施工建设之处得到预见性的防范,一旦出现,应急预备方案明显跟不上,非常容易因此而受到影响,甚至降低质量、延缓工程进度。
▲造价控制的作用和意义
企业在自身经济效益的获得、主办方对于工程质量与进度的要求、社会对企业施工能力的认可度等多重因素的压力下,不得不寻求成本耗能最低、进度最快、质量最优的施工方案,而这个方案得以实现后的最终效果,便是企业利润的最大提高,最后直接通过企业工程造价控制能力来体现。工程造价控制需要统筹多方利益,全盘考虑,综合考量,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成本控制管理制度。工程造价控制多运用于工程建设方案的决策阶段,对控制投资金额、限制投资领域具有非常明显的把控作用,最终促成主办方与承办方的双赢结局。
▲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途径
〔1〕分阶段的在工程建设中进行造价控制
工程从开始筹备之初到最终竣工结束,造价控制必须要贯穿全过程。投资筹备阶段,要选择施工能力水平高、原料耗能低的决策组织方案,审定工程的投资方案,明晰造价控制的目标;在工程设计阶段,主办方选择经济实惠、合理可行、兼具实用功能与审美享受的工程团队,不过必须保证工程质量,不可目光短浅的选择造价低廉的但质量无保的方案;在招标竞标阶段,对工程的招标、投标、竞标及最终与企业的合同谈判、签署工作中都要严把造价控制的关卡;在施工阶段,严格把因突发状况而出现的计划外开支做最小化处理,把额外费用尽力合理化控制;在工程竣工合计阶段,切记要戒骄戒躁,把工程建设全程的造价作最终的详尽审计。
〔2〕强化风险意识,建立紧急风险预备方案
工程建设多为难度系数大、危险系数高、施工周期长的项目,期间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各种的问题,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与质量,必须要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充足准备。造价控制的准备就在于在合理可控的范围内,预存适当的流动资金和材料储备,以便于在问题出现时不至于手忙脚乱,束手无策,并且亦会把施工风险在可控的范围内有效化解。杭州净化工程造价
〔3〕及时掌握市场供应商的变化动态
企业在承办工程后,必然要与多方供应商联系合作,寻求质优价廉的供货商,然而这其中不乏少数行业巨头的存在,垄断价格与材料来源,这就要求企业要及时掌握供货商的相关信息变更,积极洽谈合作,寻求最优解决方案,务求造价最低。
〔4〕直击施工现场,及时解决施工问题
企业在接手工程后要积极跟进,了解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搜集一手资料,及时有效的做出因地制宜的施工方案调整,协调解决施工过程出现的资金、技术、原材料供应等诸多问题,不断的把工程造价调整到与工程建设高度契合的阶段。
〔5〕加强施工造成的索赔控制
工程建设自开工建设之日起不可避免的会与社会各界的多方面产生联系,把这些有效联系妥善的处理是保证工程顺利开展的基本要求。常见的由于工程施工造成的土地纠纷、人员伤亡等需要向企业索赔的事件不在少数,企业要想对造价成本予以合理的控制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索赔机制,提升索赔意识、明确索赔对象、分清索赔类型,妥善处理索赔问题。由于索赔问题而造成工程施工停滞搁浅、进度迟缓、资金周转不灵等问题频频发生,连带着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促使企业务必高度重视索赔问题的处理。
工程建设关系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是社会效益获得的方式,亦是企业获取经济收益的途径,这要求企业与社会必须要全力配合,以期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企业在这项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多重角色,在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选择最优的工程计价模式与合理有效的造价控制方案,唯有如此,工程在保障质量的同时才能够获取最大效益,各大工程承办方务必要秉承科学合理、严谨有效的原则,不断完善改进,推动建筑行业可以更好的发展。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