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是项目管理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与建设成本。在这一系统性工作中,造价咨询单位作为专业第三方,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设计阶段,造价咨询的提前介入能够从根本上影响项目的经济性与可行性,是实现“事前控制”、避免后期造价失控的关键。本文旨在分析和探讨设计阶段中,造价咨询单位参与工程造价控制的具体作用及实施策略。
众所周知,工程造价控制应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而设计阶段作为工程建设的龙头,其决策直接影响整个项目75%以上的最终成本。因此,在该阶段进行科学、专业的造价控制,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造价咨询单位凭借其独立性与专业性,正逐步成为此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
▲造价咨询单位参与造价控制的主要特点
在传统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模式下,造价控制多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主导,设计单位则侧重于技术方案。然而,这种模式往往因各方立场与目标差异,难以客观、系统地进行成本优化,甚至因缺乏独立造价视角而导致后期变更频繁、投资超额。造价咨询单位的介入,有效弥补了这一缺陷。
造价咨询单位的核心优势体现在其独立性与专业性。作为第三方机构,它不受参建任何一方利益影响,能够立足项目整体,提供客观、公正的造价评估和管控建议。同时,造价咨询单位专注于成本管理领域,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与丰富的实操经验,能够科学识别和预测各类造价风险,为建设单位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决策依据。
▲设计阶段造价咨询单位实施造价控制的主要措施
〖1〗方案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方案设计是项目建设的起点,也是影响工程造价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本阶段,造价咨询单位应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1)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对设计单位提交的多个可行方案,进行全面的造价测算与对比分析,不仅考虑初始建造成本,还需综合评估其运营维护成本、使用寿命及综合效益,协助建设单位选出经济性与功能性均衡的最优方案。
(2)推行设计标准化审核。积极推荐和审核符合标准化要求的设计做法和构件,避免因过度个性化或设计保守导致成本增加。标准化设计不仅有利于控制造价,也能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为后续施工阶段打下良好基础。
〖2〗技术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技术设计阶段需确定具体的技术措施、材料选用和施工工艺,直接影响工程实施的可行性与经济性。在本阶段,造价咨询单位需进行如下控制:
(1)评估和比选关键技术方案。结合造价数据,对不同技术路径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例如,在主体结构、围护系统、设备选型等方面,提供不同工艺及材料的造价对比,协助选择性价比最优的技术组合。
(2)注重技术可行性与成本可控性的统一。造价咨询不仅要关注技术方案的当前造价,还需评估其施工难度、工期影响及潜在变更风险,避免因盲目追求低价方案而导致后续实施困难或成本增加。应特别警惕那些概念新颖但尚未成熟、缺乏计价依据的新技术,确保每项建议均具备可实施性与成本可预测性。
〖3〗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图设计是设计阶段的收官环节,设计成果将直接指导施工,因此本阶段的造价控制尤其重要。造价咨询单位在此阶段的工作重点包括:
(1)施工图预算审查与优化。根据施工图纸重新核算工程量,编制或审核施工图预算,比对初步设计概算,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优化建议。要特别关注是否存在设计冗余或超标准建设内容,及时提出修改意见。
(2)强化设计深度与可施工性审查。确保施工图设计达到规定深度,减少“错、漏、碰、缺”,从源头上避免施工阶段的变更与签证,这对控制造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应审核各专业图纸之间的协调性,最大限度减少因交叉冲突导致的返工和浪费。
设计阶段是工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期,造价咨询单位在该阶段的早期介入和全过程参与,能够显著提升造价管理的主动性和有效性。通过立足于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核心环节,开展多方案比选、标准化设计、技术经济优化和施工图深化审查等具体措施,造价咨询单位可为建设单位提供全面、客观、专业的决策支持,最终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和项目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在未来,随着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的普及,造价咨询在设计阶段的角色必将更加重要,其专业价值也将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