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造价控制的系统研究与实践策略 2025-09-23
返回列表

  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建筑行业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工程管理,尤其是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管理不仅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更关乎资源合理配置、工程品质提升与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当前,随着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工艺日趋复杂,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造价的有效控制,已成为行业亟需深入研究和系统应对的核心课题。本文基于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系统论述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环节与控制策略,以助力企业提质增效,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建筑工程管理中造价控制概述

  建筑工程造价是指工程项目自决策至竣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涵盖前期准备、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资源投入。工程造价管理不仅涉及资金的合理分配与使用,更是一项融合经济、技术、管理的系统性工作,其成效直接影响项目的投资效益与市场竞争力。

  从参与主体来看,对于建设单位(业主),工程造价是指形成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所需投入的全部建设资金;对于施工单位(承包方),则指通过投标及合同约定的工程承包价款。在市场机制下,工程造价的确定需建立在科学核算与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同时需符合国家相关计价规范与政策要求。

  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对于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的项目,通常需分阶段、分目标进行动态管理。实施全面造价控制,不仅有助于在事前预防超支、事中及时纠偏,还能在事后进行评估反馈,从而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建筑工程各阶段造价管理的实践策略

  〔1〕决策阶段:以科学估算支撑项目可行性

  项目决策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的起点,投资估算是项目立项和方案比选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项目是否具备经济可行性和投资价值。本阶段造价管理的关键在于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与技术经济论证,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首先,应深入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全面调研建筑市场需求、竞争环境、政策导向与行业发展趋势,同时收集地块地质条件、水电供应、交通环境等基础资料。造价人员需协同技术人员,进行多方案的经济比选,明确各方案的成本构成与投资效益,编制准确的投资估算,为项目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

  其次,应注重设计方案的优化与经济性论证。在确定项目基本功能与技术标准的前提下,通过价值工程分析、参数估算等方法,对建筑形态、结构选型、材料设备等进行多角度比较,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方案,避免因设计冗余或标准过高导致投资浪费。

  〔2〕设计阶段:以限额设计实现成本精细化控制

  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形成的关键期,约占整个项目成本影响的70%以上。本阶段造价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在满足功能与品质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优化设计,将投资控制在批准额度内。

  首先,应建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控机制。通过制订设计任务书和造价控制指标,明确设计单位与造价咨询单位的职责分工,将经济性与技术性紧密结合。建议引入设计监理和造价咨询早期介入机制,共同参与评审图纸及材料选型,强化设计过程中的成本意识。

  其次,全面推行限额设计。根据批准的投资估算,分解并设定各专业、各分部的造价上限,要求设计人员在限额内进行方案设计与优化。同时,借助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碰撞检测与工程量自动统计,提升设计精度与效率,减少施工阶段的变更与返工。

  最后,应加强设计变更管理。任何设计调整都需经过技术经济论证和审批程序,评估其对工程造价和工期的影响,严禁随意提高设计标准或扩大建设规模。

  〔3〕施工阶段:以动态控制保障成本目标实现

  施工阶段是资源投入最集中的环节,也是造价控制中最易出现偏差的阶段。本阶段的管理重点是在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实行全过程的动态成本监控,及时纠偏,防止超支。

  首先,需强化施工组织设计的造价审查。结合工程实际,优化施工方案、进度安排与资源配置,避免因工序混乱、机械闲置或人力浪费导致成本增加。同时,加强质量管控,减少返工与修复费用。

  其次,实施工程造价的动态跟踪与控制。由于施工周期长,市场价格波动、政策调整及环境变化均可能影响原定成本。造价人员需及时掌握人工、材料、机械的实际价格,定期进行成本核算与分析,将实际支出与预算目标进行比对,发现偏差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最后,规范合同管理与工程变更审批。完善工程签证与索赔管理制度,明确变更流程与计价原则,防止因合同争议导致成本失控。同时,严格审核工程结算资料,确保计量准确、计价规范,切实维护建设各方合法权益。

  ▲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控制措施

  〔1〕构建专业高效的造价管理团队

  工程造价管理涉及经济、法律、工程、管理等多学科知识,专业性极强。企业应重视造价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打造一支既懂工程技术,又精通造价核算与合同管理的复合型团队。在人才招聘中,应加强对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及实操能力的考核;在职培训方面,应定期组织新政策、新软件、新管理方法的学习,提升团队的专业水平和应变能力。

  〔2〕推行全过程造价咨询与审计机制

  建议引入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为项目提供从投资估算、概预算编制到竣工结算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服务。通过外部专业力量,增强造价管理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减少人为错误与漏洞。同时,建立阶段性的审计与绩效评价制度,对造价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落实整改。

  〔3〕建立数字化造价管理平台

  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企业级的造价数据库与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造价数据的实时采集、共享与分析。通过历史数据积累与大数据分析,可为相似项目提供估算参考,提升报价与成本预测的准确性。同时,推动协同管理平台的运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业务联动,提升管理整体效率。

  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其水平高低直接决定项目投资的成败。在建筑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必须牢固树立全面造价管理的理念,从决策、设计、施工直至结算完成实施系统控制,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及事后评估的有机结合。只有不断优化管理体系、提升专业能力、推动技术创新,才能有效控制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与建筑行业的整体进步。


搜索

0758-6806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