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要点与实施策略分析水利工程咨询甲级

  工程咨询研究所基坑工程监测是确保深基坑施工安全的关键技术手段,贯穿于土方开挖、支护结构施工及地下结构完成的全过程。它不仅有助于动态掌握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变化状态,还能为可能出现的风险提供预警,从而指导施工调整、避免事故的发生。一般而言,基坑监测工作由建设单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单位实施,但工程总承包单位也需开展必要的自主监测,形成互补与验证,共同保障工程安全。

  根据现行规范,开挖深度超过5米,或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复杂、周边存在重要建(构)筑物、管线、道路等环境敏感因素的基坑工程,必须实施专业监测。监测工作应在施工准备阶段就提前规划,合理布设监测点,并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基坑监测的基本原则

  基坑变形监测属于多学科交叉的系统工程,是现代化施工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监测工作的开展需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1)可靠性原则

  可靠性是监测工作的生命线。为保障数据真实可靠,必须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操作,选用精度符合要求的监测仪器,并采取科学的观测方法。同时,基准点和监测点的布设需科学合理,并在监测全程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确保点位的稳定与监测工作的连续。

  (2)操作方便性原则

  监测点的布置应充分考虑现场作业的便利性。例如水准线路应便于联测,点位尽量设置在不易被破坏且易于到达的位置,以达到节省外业时间、保障测量精度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工程咨询委托书

  (3)数据及时性原则

  施工是动态过程,监测数据必须具备高度时效性。外业采集的数据需及时计算和初步分析,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复测核查。只有做到监测、反馈、决策的及时性,才能有效识别隐患并采取应对措施。此外,应系统整理监测记录、报表、曲线图和趋势图表,工程结束后需及时提交综合监测报告。

  (4)经济合理性原则

  监测方案的制定应兼顾安全需求与经济性。在满足精度和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可选择适应本项目特点的仪器设备与监测方法,避免过度监测,合理控制成本。

  ▲监测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份完整的基坑监测方案是指导整个监测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通常应包括以下12个方面:

  (1)工程概况:包括基坑规模、开挖深度、支护形式及工程进度等基本信息。

  (2)建设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及周边环境状况:详述地质水文条件、邻近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重要环境对象。

  (3)监测目的和依据:明确监测目标,列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设计文件。

  (4)监测内容与项目:具体确定监测的对象和物理量,如位移、沉降、应力、水位等。

  (5)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与保护:详细描述点位布置图、埋设方法及保护措施。

  (6)监测方法及精度:规定各监测项目的具体操作方法、仪器型号及测量精度要求。

  (7)监测周期和频率:明确监测起止时间和各阶段监测频次,尤其针对关键工况应加大监测密度。上海高申工程咨询

  (8)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制定多级预警指标和报警流程,并明确出现异常数据或工程险情时的复测、报告及应急处置程序。

  (9)监测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规定数据整理、分析方法和反馈机制,如图表形式、报告周期及传递路径。

  (10)监测人员的配备:明确项目负责人、测量员、数据分析员等岗位职责与资质要求。

  (11)监测仪器设备及检定要求:列出所有仪器清单,并强调定期检定和维护制度。

  (12)作业安全及其他管理制度:包括现场监测作业的安全保障措施和质量管理体系。

  ▲基坑监测的主要对象与项目

  基坑监测的对象应全面覆盖基坑本身及其周边受影响的区域,具体包括:

  (1)支护体系:如围护桩(墙)、支撑、锚杆、土钉等结构的应力、变形与位移;

  (2)地下水状况:坑内外地下水位变化;

  (3)坑底及周边土体:隆起、沉降及水平位移;

  (4)周边建(构)筑物:沉降、倾斜与裂缝发展;

  (5)周边地下管线:沉降与水平位移;

  (6)周边重要道路:沉降及变形;

  (7)其他需保护的对象: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

  监测项目的选择应与基坑设计及施工方案紧密结合,突出关键部位和重要参数,形成有效、完整的监测系统,从而真实反映基坑工程的安全状态。

  综上所述,基坑监测是一项系统而严谨的技术工作,通过合理设计、规范实施和及时反馈,能够为深基坑工程的安全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是实现信息化施工和精细化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水利工程咨询甲级


联系我们
广东肇庆华穗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网址:www.zqhsgc.com

联系电话:0758-6806931

电子邮箱:gdhszq@163.com

联系地址:肇庆市端州区信安三路3号敏捷广场四期B幢商业办公楼507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