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会预算编制说明▲怎样理解数字化
〔1〕数字化的前世今生
最早的数字化起源是20世纪40年代,从计算机的诞生开始,再到个人电脑的普及,人们可以使用计算辅助进行工作,加速发展是在2015年左右,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各种平台经济如微信、滴滴、美团等的出现。数字化不但是一种单独的技术,而是融合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等综合应用服务的体现。
〔2〕数字化的特点
数字化的四大特征:在线、数据、智能、平台。
第一是在线,连接员工、连接客户、连接物联设备;
第二是数据,即是连接之后实时产生的数据;
第三是智能,是数据驱动的智能化能力;
第四是平台,企业平台化,平台就是企业,企业就是平台。
数字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着颠覆性,一边是传统企业或者组织正在消失或者变得可有可无,一边是流淌着数字化DNA的新物种冉冉兴起。新物种企业是构建在数字化基础设施之上的,实现了全员、全流程、全要素的在线化,网络化、平台化,通过数据驱动企业智慧运营。全面预算编制中问题
〔3〕数字化的本质
数字化的本质就是怎样应用数字技术、方法,用最小的代价获得准确、及时、全面的数据。数字化思维相对的就是经验思维,其能够更科学、更及时、更正确的做出决策判断,而不是通过经验、推理、拍脑袋。
数字化不单单是数字技术的应用,还是一种思维方式,或者说是一种更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其能够通过构建大数据看清世界,看见未来。
▲数字时代造价工程师应但具备哪些能力
〔1〕造价工程师需要拥有数字化思维的底层逻辑
工程造价的底层是造价数据,造价的数据直接构成是量与价,因此,造价工作的过程就是获取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形成指标、应用数据的过程,可以说,造价工作的底层逻辑就是数字化的本质,就是通过对工程图纸和定额等获取数据(量和价),整理信息(对量价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形成知识(形成算法、指标)、智慧应用(预测造价与成本)。因而说,工程造价的形成过程与数字化本质的底层逻辑是一致,当我们用数字化去构建造价工作的底层逻辑,就能够使造价工程变得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更加智能。
〔2〕造价工程师需要掌握数字技术和工具,延伸自己的体力与脑力
通过数字化为自己赋能,延伸自己的体力与脑力,提升造价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前瞻性。我们将造价工程师的基础能力,抽象为“算力”(对应体力)与“算法”(对应脑力)。我们将从工程图纸,定额获取量、价的能力抽象为“算力”,将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形成指标的能力抽象为“算法”,当我们通过数字技术构建了“算力”,我们的体力就能够得到延伸,比如:我们使用计量、计价软件就可以大幅解放我们的双手,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当我们用数字技术构建了“算法”,我们的脑力就能够得到延伸,比如:我们使用数据分析工具、造价指标、各种信息数据等就能够解放我们的大脑。经费收支预算编制说明
〔3〕造价工程师需要打破自己的思维边界,做”造价+”成为复合型人才
以EPC为代表的工程发包模式,令工程建设各个阶段亦加速整合与融合,特别是随着BIM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将会改变很多的工作方式,就像如今推行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一样,造价工程师现在的很多工作不再依靠专注的岗位工作,还需要增加更多的知识面,增加对项目全过程的了解。以前我们说需要一砖多能才可以混得开,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可能还远远不够,数字化和传统产业加速融合,产业间亦加速整合重组。我们更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至少要在2个以上领域深耕。例如你做土建的,可以去拓展学习做安装,当然你也可以去学习BIM、施工、法律等。
〔4〕造价工程师需要打造自己的IP,要能干、会写、能讲
在过去,我们一直都是在为一个企业提供服务,个人所有项目经验与口碑都停留在一个企业的认知当中,一旦离开这个企业所有的项目经验与口碑需要重新积累。特别是当下的就业环境下,步入四十岁中年造价人若是想换工作十分的困难。数字时代一个人可以活出一只队伍,一个手机能够成就一个事业,这在过去都是不可思议的事。随着数字技术与各种平台的赋能,让个体价值更容易崛起。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IP,造价工程师亦应当重视打造个人IP,可以从专业输出开始,写文章、讲课、做直播都可以尝试,把过去的经验、方法数字化,数字化后的信息才可以形成知识,知识在更大的空间与更长的时间栗传播,就会产生更大的价值。
〔5〕造价工程师需要向定额的使用者向编制者转变
造价工程师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依据各种定额造价指标编制文件,鉴于定额的局限性不能及时反应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带来的改变,无法反应具体企业的真实生产水平。许多造价工程师,在从事造价工作过度依赖定额与图纸,缺乏对真实工程成本数据的了解,常常没有定额与图纸就不会做造价了。未来的造价师工程师,需要具有项目成本编制或者企业定额的编制能力,需要有能编制造价指标能力,有多角度分析造价指标的能力,以及有指导优化设计方案的能力。部门全口径预算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