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编制流程参与部门是否觉得自己算量老是出错,不是漏项就是计算重复,下面按照经验和翻阅资料总结了一些秘籍,快来看看能否解决你的烦恼。
▲按清单or定额顺序计算
无论是全国清单,还是地方定额,都是根据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施工工序进行编制的,而且列项比较齐全。故而,根据清单或者定额的编制顺序计算工程量能够很好地避免漏项、重复计算,即从清单或定额的第1条子目开始,对照图纸,凡是图纸涉及的子目都事先将项列出来,然后逐一计算。
为了可以更好的理解,在这里举个例子:计算墙体砌筑,这个项目在定额的第四分部,而墙体砌筑工程量为:(墙身长度x高度-门窗洞口面积)x墙厚-嵌入墙内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构件所占体积+垛、附墙烟道等体积。这时候,可以先把墙体砌筑项目列出,工程量计算可以暂放缓一步,待第五分部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及第六分部门窗工程等工程量计算完毕后,再利用该数据补算出墙体砌筑工程量。
最后,按照计算规则要求的扣减关系进行汇总,并将整图全盘进行通读,查看有没有漏计算的,有没有重复计算的,有没有计算错误的等等,这种方法对于初学者非常的友好。存货预算编制有哪些
▲按照图纸顺序计算
刚拿到图纸可别直接埋头苦算,不然加班加点算好量,最后提交项目才发现自己漏看了小部分图纸,别问我为什么知道,这是血泪的教训。在初次接触新图纸时,我们可以先大致浏览一下,迅速建立起构件及建筑物的空间印象,然后就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计算:
〔1〕按照顺时针或者逆时针顺序计算
从平面图的一个角开始,沿着时针方向依次计算工程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外墙相关工程量(例如挖外墙沟槽、外墙基础、外墙砌筑)、楼地面、天棚、室内装饰等工程量计算。
〔2〕按照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顺序计算:
把平面图按照横竖、上下、左右进行分割,按照相应顺序进行工程量的计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内墙相关工程量(例如内墙挖沟槽、内墙基础、内墙砌筑)、楼地面、天棚、室内装饰等工程量。
〔3〕根据图纸上的构、配件编号顺序计算
在图纸上注明记号,根据各类不同的构、配件,如柱、梁、板等编号逐一计算,例如Z1、Z2、Z3……KL1、KL2、KL3…..板1、板2、板3......
我自己的小秘密就是算完一个构、配件的工程量就把它做一个标记,这样就不用担心重复计算。预算编制和招标代理
〔4〕根据平面图上的定位轴线编号计算
对于复杂工程,计算墙体、柱子、内墙装饰时,根据以上几种顺序计算可能发生漏项、计算重复,这时候可以根据图纸上的轴线顺序进行计算,并把其部位以轴线号表示出来。
例如位于A轴线上的外墙,轴线长为①~②,可标记为A:①~②。这种方法适用于内外墙挖地槽、内外墙基础、内外墙砌体、内外墙装饰等工程量的计算。
▲按照施工顺序计算
根据常规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进行计算。即按照平整场地、挖土方、基础垫层、基础、回填土、余亏土运输、柱、梁、墙、板、楼梯、二次结构砌筑、屋面、外装修、楼地面、天棚、内墙面等分项工程进行计算。这个对于施工流程不清楚的小伙伴来讲还是会有点难度,不太推荐这个方法。
工程量的计算顺序,通常而言,应该结合自己的经验与习惯来做,非定按别人的方法来做,关键是做到耐心细致,不漏项的同时能够提高计算速度。
此外,很多的漏项、漏量与你是否具备扎实的基础有关。例如按照施工顺序计算,漏项、漏量还取决于你施工知识的多少,取决于你对工序、工艺的理解深度,所谓的“懂施工,预算才更精”,体现的是综合能力。预算编制与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