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资金预算编制的要求科技的日新月异与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让装配式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并得到应用。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装配式建筑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正在逐步改变建筑行业的传统模式,以及引领着建筑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什么是装配式建筑
简单而言,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预制好建筑的各个部分,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这种建筑方式摒弃了传统的现场浇筑方式,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噪音、尘土和废物,对环境保护有着显著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首先,装配式建筑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鉴于大部分工作都在工厂完成,现场组装速度快,使得整个项目的建设周期大大缩短。其次,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更可控。工厂化的生产环境使得构件的质量更加稳定,减少了由于施工环境、人为因素等造成的质量问题。除此之外,装配式建筑还具有节能、环保、抗震等优点,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晋源区预算编制咨询去哪家
▲下面来重点区别一下集成房屋与装配式建筑,这是一回事吗?区别在哪里?
集成房屋是装配式建筑的一种特定形式,其更侧重于建筑功能部件的预制与组装,而装配式建筑则包括了更广泛的建筑预制与组装技术,包括集成房屋在内。两者在定义、范围、结构体系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在于下列的几个方面:
(1)范围和涵盖内容:
集成房屋主要关注建筑的功能部件的预制与组装,其可能不包括整个建筑的所有部分,如基础、外墙等。
装配式建筑则涵盖了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其中包括设计、预制、运输、组装、装修等各个阶段,其更注重整个建筑结构的预制与组装。
(2)结构体系和连接方式:
集成房屋一般采用的是轻质材料,如钢结构、木材等,部件之间通过连接件或者紧固件进行连接。
装配式建筑则可能采用多种结构体系,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等,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能更加多样化与复杂。
(3)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集成房屋多用于临时建筑、移动房屋、快速建造等领域,具有建造速度快、可拆卸重复利用等优点。
装配式建筑则更广泛地应用于住宅、商业建筑、公共设施等多个领域,它的发展趋势是向着更高效、更环保、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不过,装配式建筑也存在一些挑战与问题。
例如,预制构件的运输与存储需要专门的设备和场地,增加了项目的成本。同时,鉴于工厂化生产,配件尺寸固定,在衔接安装时,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太大或者太小的安装尺寸可能会产生问题,造成重复工作。最后,鉴于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与探索。科研项目预算编制要求
▲面对这些挑战,应怎样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政策是推动任何产业或领域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对于装配式建筑也不例外。为了从政策角度有效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下面是一些建议措施:
(1)制定与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出台专门的政策文件,明确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目标、时间表和重点任务。
完善相关法规,确保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运输、施工等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
根据《十四五规划》明确,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打造一批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一批建筑机器人标志性产品,培育一批智能建造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2)财政支持与税收优惠
设立专项资金,对装配式建筑项目进行补贴或贷款优惠,降低项目初期投资成本。
对采用装配式建筑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激励企业积极参与。
上海住建委在2023年2月发布了《上海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办法提出:
⓵符合绿色建筑示范的项目,二星级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每平方米补贴50元,三星级绿色建筑运行标识项目每平方米补贴100元。(二星级居住建筑的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以上,三星级居住建筑的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二星级、三星级公共建筑的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
⓶符合装配整体式建筑示范的项目,AA等级每平方米补贴60元,AAA等级每平方米补贴100元。(装配式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
⓷符合超低能耗建筑示范的项目,每平方米补贴300元。业务科室增加预算编制
(3)技术标准与规范制定
加快制定和完善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等技术标准,保证工程质量。
推动装配式建筑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
部分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如下:
⓵《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该标准规定了装配式建筑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等级。它用于评价装配式建筑在设计、生产、施工和运行维护等各个阶段的性能与效果。
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GB 50936-2014):该标准主要规定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它确保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与耐久性。
⓷《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3-2016):该标准适用于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它规定了木结构构件的制造、连接、防腐、防火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⓸《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2-2016):该标准主要规定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它涉及钢结构构件的制作、安装、防腐、防火等内容。采用弹性预算编制的有
(4)人才培养和科研支持
加大对装配式建筑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鼓励高校与研究机构开展相关的研究。
支持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的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5)示范项目和试点城市
选择一批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意义的项目,作为装配式建筑的试点,积累经验。
设立试点城市,鼓励这些城市在规划、设计、建设等各个环节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中提出,要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及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
(6)加强宣传与普及
通过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宣传力度,提升公众认知度。
组织开展装配式建筑知识普及活动,增强社会各界对装配式建筑的认同与支持。
在深入探讨与分析装配式建筑的优点和挑战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创新的建筑方式不但代表着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更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践行。资源配置预算编制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