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编制的内容构成包括关于工程量变更不超过10%的法律依据,根据搜索结果,主要来源于《工程建设项目变更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具体内容包括有: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变更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到:“单项工程累计变更金额超过中标合同价10%(含10%)的,原则上应重新进行招投标”。这意味着若是工程变更的金额达到了中标合同价的10%,那么项目应当重新进行招投标。
另外,该办法还规定了工程合同价变更在中标价10%以内的处理程序,具体包括不同金额级别的变更处理方式。
故而,工程量变更不超过10%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工程建设项目变更管理暂行办法》中对于工程变更金额的限制和处理程序的规定。这些规定旨在规范工程变更的管理,保证工程变更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并且保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
▲工程量变更的常见原因
工程量变更的常见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几点:
(1)设计变更
原设计图纸或者技术规范中存在错误或者遗漏。
为了提高项目功能或者符合新的技术标准,需要对设计进行修改。
业主需求变化,造成设计需要调整。
(2)施工条件变化
施工现场条件与原设计或预期不符,如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的变化。
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地下障碍物,如古墓、硬岩层等。企业预算编制的方式包括
(3)法规和政策变化
新的法律法规或者政策要求致使工程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环保要求变化,需要增加环保设施或者改变施工方法。
(4)材料和设备供应
原定材料或者设备供应中断或者无法按时到达。
材料或设备规格、性能不符合要求,需要替换。
(5)技术进步和创新
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原有设计过时或者可以被更优化的方案替代。
施工技术的进步,使得某些工程量增加或者减少。
(6)成本控制
为了控制成本,可能需要减少某些非关键部分的工程量。
材料价格波动致使需要调整工程量,来适应预算。
(7)工期调整
为了缩短工期,可能需要增加劳动力或者改变施工顺序,进而影响工程量。
鉴于外部因素(如自然灾害、社会事件)造成工期延误,需要调整工程量以赶上进度。南开区预算编制中心
(8)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需要返工或增加额外的工程量以确保质量。
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可能需要增加某些部位的工程量。
(9)安全考虑
施工安全要求提高,需要增加安全设施或者改变施工方法。
施工现场出现安全事故,造成工程量变更。
(10)市场需求变化
市场需求的变化造成项目功能或者规模需要调整。
业主为了适应市场变化,提出工程量变更要求。
(11)不可抗力因素
自然灾害、战争、罢工等不可抗力事件造成工程量变更。
这些变更原因可能造成工程量增加或减少,需要通过变更管理流程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处理。工程预算编制机构推荐
▲在实际的操作中,怎样证明变更金额确实不超过10%?
在实际的操作中,要证明变更金额确实不超过10%,可以遵循下列的步骤与依据:
(1)变更申请和审查:变更申请人(包括承包人、设计单位、工程监理、项目管理单位、项目使用单位)提出工程变更申请,以及提交相关的材料,包括工程变更申请单和工程变更量价审查表等。这些文件中需要详细说明变更的原因、内容、工程量、单价及计价依据等。
(2)量价计算:在工程变更量价审查表中,详细列出变更前的工程量与变更后的申报工程量,以及相应的单价与金额。通过计算变更前后的差额,能够确定变更涉及的金额,并且与合同总价相比较,从而证明变更金额是否超过10%。
(3)审核与审批:国管局、项目管理单位、项目监理单位、造价咨询单位根据规定的权限对申请人提出的变更原因、变更前后的工程量计量和计价进行审核。这个过程确保了变更金额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备案与监督:一般工程变更根据项目管理单位审核意见实施,重大工程变更根据国管局审核意见实施,并且由项目监理单位统一签发工程变更通知单。同时,项目监理单位、项目管理单位、造价咨询单位应在工程变更实施结束后,及时进行变更价款结算审查,以及报国管局备案。
(5)合同条款:按照合同条款,工程量变更在中标价10%以内的,根据合同中已有的价格变更工程价款;合同中只有类似变更工程价格的,可以参照类似价格变更工程价款;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工程变更价格的,组价时应参照投标时相关的计价规范。
(6)法律依据:在《工程建设项目变更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到,单项工程累计变更金额超过中标合同价10%(含10%)的,原则上应当重新进行招投标。这为证明变更金额是否超过10%提供了法律依据。
通过上述的步骤与依据,能够有效地证明工程变更金额是否确实不超过10%,以及保证变更过程的合规性与透明度。工程预算编制怎么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