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编制的质量考核方案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会对工程质量带来危害,其成因多种多样。此文通过对实际工程中出现的混凝土裂缝进行检测,分析混凝土裂缝成因与危害,以及弥补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但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还会引起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并且影响混凝土强度,降低混凝土耐久性。其成因既有外界环境等客观因素,也是有施工技术、工艺操作不当等主观因素。故而,需要对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进行科学检测分析,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与弥补,从而避免裂缝对结构导致危害。此文通过对具体工程案例中出现的裂缝进行分析,对梁、板出现的裂缝进行检测,分析其产生原因后,进行针对性的弥补和后期预防措施,从而确保工程结构质量不受影响。
▲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是住宅楼群项目。这其中1#住宅楼地上28层,地下4层,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这个工程地下3、4层都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地下3、4层墙、柱、连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在检测裂缝的时候,这工程处于施工阶段,1#住宅楼地下4层有两道梁、十块楼板下板面出现裂缝,地下3层顶板板底未拆模,有一块楼板上板面出现了裂缝。受业主委托,对该工程1#楼地下4层顶1-2轴~1-4轴×1-F轴~1-N轴、1-1轴~1-6轴×1-N轴~1-T轴、1-3轴~1-6轴×1-T轴~1-X轴、1-4轴~1-14轴×1-C轴~1-N轴、1-11轴~1-14轴×1-N轴~1-V轴共10块楼板,1-J轴×1-7轴~1-12轴两道梁;地下3层顶1-25轴~1-30轴×1-H轴~1-M轴共1块楼板,总计11块楼板、2道梁进行检测分析。
通过对这个项目1#楼地下3、4层顶出现裂缝的楼板、梁进行检测分析,查找出裂缝成因,分析其危害,并且给出针对性的弥补措施与后期预防措施,从而保证工程结构质量不受影响。
▲检测内容及方法
通过查看该工程的设计图纸资料及相关部位的施工资料,现场进行了施工过程中的养护情况、环境条件、模板支护条件及施工堆载情况等的调查得知,产生裂缝的部位施工时间在5月中下旬,施工后没有严格根据施工方案进行覆盖养护,而且由于赶工期,后期上人、堆积荷载较早。大气温度在20~31℃之间,模板采用木模板支护。河南公路预算编制办法解读
结构检测内容为:
⓵检测裂缝的位置、数量、形态、宽度。
⓶检测楼板的钢筋配置、位置及间距、保护层厚度。
⓷检测楼板混凝土强度。
⓸检测楼板厚度及梁截面尺寸。
⓹检测典型顶板挠度。
检测方法为:
⓵采用塞尺、裂缝观测仪检测构件裂缝宽度。
⓶采用非破损的电磁感应法检测构件的钢筋位置、间距和保护层厚度。
⓷采用回弹法检测被测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
⓸采用楼板测厚仪检测楼板厚度。
⓹采用三轴定位仪及钢尺。
▲检测结果及分析
〔1〕构件裂缝位置、长度、走向、宽度
对1#楼地下4层顶板的11块楼板及2根梁的裂缝的形态、位置、长度、走向采用裂缝宽度观测仪、激光测距仪与钢卷尺进行现场测绘。
经过现场检查,地下4层被测的11块顶板中有3块板底均检测到方向大致平行于板下部钢筋的裂缝,裂缝宽度在0.10~0.18mm之间;有一块板底检测到一条裂缝,裂缝宽度在0.10~0.12mm之间;其余板底均测到多条裂缝,而且有部分裂缝为贯通裂缝,裂缝宽度在0.10~0.34mm之间。被测的2道梁都检测到平行于梁箍筋的裂缝,而且部分裂缝沿梁外表面贯通,裂缝宽度在0.10~0.16mm之间。图1为检测中有代表性的裂缝。全面预算编制问题公司案例
〔2〕构件钢筋位置及间距、保护层厚度
采用钢筋探测仪对委托方指定的1#楼地下4层顶11块楼板及2道梁的钢筋位置、间距、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顶板的钢筋间距符合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受力钢筋保护层符合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3〕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
〔4〕顶板厚度及梁截面尺寸
采用楼板测厚仪对委托方指定的1#楼地下4层11块顶板的楼板厚度(平面图如图2所示)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被测11块顶板楼板厚度满足设计要求,被测2道梁截面尺寸符合设计。
(单位:mm)
〔5〕典型楼板挠度
现场共抽取5块典型楼板测量其挠度。采用三轴定位仪及钢尺对1-11轴~1-14轴×1-N轴~1-V轴、1-9轴~1-14轴×1-J轴~1-N轴、1-4轴~1-9轴×1-J轴~1-N轴、1-1轴~1-6轴×1-N轴~1-T轴、1-7轴~1-9轴×1-C轴~1-J轴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现场检测的5块顶板现状态都是跨中上拱,仅1-7轴~1-9轴×1-C轴~1-J轴板块在平行数字轴方向,距7轴距离约400mm处出现局部下挠现象。财经委如何调研预算编制
〔6〕裂缝成因
按照上述检测结果,11块楼板、2道梁,共计13个结构构件,其检测数据均符合设计及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按照裂缝的位置、走向及裂缝宽度,此裂缝不符合结构构件受力裂缝特征。
按照检测数据、设计图纸、查看现场施工资料以及现场对施工过程中的养护情况、环境条件、模板支护条件及施工堆载情况等的调查,判断裂缝的成因为:混凝土浇筑时温度较高,高温使水分从混凝土表面快速蒸发,在四周有约束的条件下,其体积收缩导致混凝土产生收缩变形,当其收缩应力达到混凝土抗拉强度极限值或者混凝土极限变形值时,混凝土即产生收缩裂缝。判定构件出现的裂缝为混凝土收缩引起的非结构受力裂缝。鉴于其检测数据的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故而裂缝不影响该构件结构安全性,不过会对构件使用性能会产生一定影响。
▲建议
〔1〕对1-14轴~1-15轴×1-N轴~1-V轴、1-11轴~1-14轴×1-N轴~1-V轴、1-9轴~1-14轴×1-J轴~1-N轴、1-4轴~1-9轴×1-J轴~1-N轴裂缝较宽、长、深的4块顶板的裂缝进行处理,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出具具体的裂缝处理措施。
〔2〕鉴于裂缝长期存在会加速构件内部钢筋锈蚀,因此应当对其他裂缝进行封闭处理。
〔3〕后期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混凝土砂率、坍落度、浇筑时振捣密实,不漏振不过振。
〔4〕浇筑后在终凝前及时二次收面,并洒水覆盖养护,防止过早上人和堆积荷载。财务预算编制工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