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保预算编制审核工作鉴于BIM技术贯穿从建筑项目方案设计到实际运营的整个生命周期,故而只有项目各方(包含业主、设计方、施工方、监理等)的共同参与协作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它的作用。
特别是作为建筑项目主要实施者的施工单位,怎样把BIM技术推广至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并且应用在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是企业调整未来整体规划、提升整体实力的关键。
▲施工单位的传统组织架构
按照建筑施工单位的传统组织构架,单位内部大概分为工程管理部、合约管理部、经营部、设计管理部、物资采购部及信息管理部等。以往各部门大部分时间为独立运作,协同作业只发生在各阶段交接过程中,并且多采用抽象的二维图纸文档及表格,从而导致信息沟通不畅,影响工作效率。而对已完成工作的准确度的检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总工、总监等人员的个人能力与责任心。安装预算编制常存在问题
不过因为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结构复杂,涉及工序专业多,工程量大,立体交互作业多等特点,从而使得各部门间联系愈加紧密,传统的组织构架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需要。
针对上述问题,BIM技术给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表中可以看到,针对施工单位的各个基础部门的工作,BIM技术都有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案。
▲BIM技术下的企业技术变革
依托BIM技术所建立的模型,其技术核心便在于构建起模型的数据库,以设计图纸(3D图形为主,辅以2D各平面草图)为依据,集成了从设计到建设施工直至使用周期终结的全生命期内所有工程项目信息。各种信息始终是集成在一个三维模型数据库中。这些信息基于BIM的项目系统可以在网络环境中,保持信息即时刷新,并能够在获得相关授权后进行访问、增加、变更、删除等操作,为企业内部信息的交流、向上级进行工作汇报,以及决策层通过全面的信息渠道获取信息提供便利。在应用了BIM技术的工作模式下,施工企业能够实现针对项目信息的集成管理。
BIM技术将建筑工程项目的各种相关信息集成后生成三维工程数据模型。项目各参与方以模型为基础,信息共享,基于网络实现文档、图档和视频文档的提交、审核、审批及利用,以及通过网络协同工作,进行工程洽商、协调,实现多参与方的协同管理。
在这个全新的技术应用模式之下,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将体会到BIM带来的从设计、经营投标到施工、维护的一系列创新与变革。预算编制敏感性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