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解读全面推行竣工联合验收建筑行业验收进入高效协同新时代工程概算编制表 2025-09-27
返回列表

  住宅工程概算指标2025年6月19日,我国建筑行业将迎来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制度变革——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竣工联合验收机制。该政策旨在彻底改变以往分散、多头、重复的传统验收模式,通过“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统一出证”的新型运作机制,实现验收流程的系统性重构,从根本上解决建设单位在不同部门之间“反复跑、多头对接”的痛点,全面提升工程竣工阶段的审批效率与服务体验。

  ▲联合验收制度的核心理念与内涵

  竣工联合验收,是指由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作为牵头单位,统一组织协调自然资源(规划)、人民防空、城建档案、消防、质量监督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工程项目具备法定验收条件后,同步开展各项专项验收、备案及相关核查工作的新型监管模式。其制度内核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设立统一的受理窗口或线上平台,建设单位只需一次性提交全部申请材料,受理窗口对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后,即视为正式进入联合验收程序,实现“一口进、一窗出”。

  〔2〕并联审批,同步推进

  各参与验收部门依托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同步获取申请资料,并行开展审查或现场查验工作,打破原有串联审批的时间壁垒。

  〔3〕限时办结,提升效能

  整个联合验收流程设置明确的时限要求,各部门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查并反馈意见,确保验收过程高效、可控。重庆工程概算服务

  〔4〕统一出件,结果互认

  各项专项验收均通过后,由牵头部门汇总形成统一的验收结论,并向建设单位出具《竣工联合验收意见书》或合格通知书,各部门验收结果互认,不再分别发证。

  ▲与传统验收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联合验收制度并非简单地将原有验收流程叠加,而是对工程竣工监管机制的系统性重构。与传统模式相比,其变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多头对接”变为“一头牵头”,极大减轻建设单位协调负担;二是由“串联审批”变为“并联推进”,大幅压缩审批时间;三是由“分散出证”变为“统一发证”,强化验收结果的整合性与权威性。

  ▲联合验收的具体操作流程详解

  〔1〕申请与受理阶段

  建设单位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在线提交联合验收申请,并一次性上传规划核实、消防验收、人防备案、档案归档等全部所需材料。受理窗口在收到申请后,应在第一时间完成形式审查,确保材料齐全、格式符合要求。

  〔2〕任务分派与材料共享

  牵头部门(住建)通过系统将申请材料同步分派至各专项验收部门,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启动并联审查程序。

  〔3〕并联审查与现场查验

  各专项验收部门依据职责分工,在规定时限内独立完成资料审核。如需进行现场查验,由牵头部门统一协调,组织各相关部门集中时间、统一踏勘,建设单位只需一次配合即可完成全部现场核查工作,避免重复扰民。工程概算预算指标

  〔4〕问题反馈与整改落实

  在审查或查验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各验收部门应通过系统一次性汇总反馈至牵头部门,由牵头部门统一向建设单位出具整改意见。建设单位应在限期内完成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

  〔5〕结果汇总与文书出具

  所有专项验收均通过后,牵头部门汇总形成最终验收结论,在系统内生成《竣工联合验收意见书》,并统一送达建设单位。

  〔6〕竣工备案手续办理

  建设单位凭联合验收合格意见书,依法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完成项目交付使用的最后法定程序。

  ▲各方主体在联合验收中的职责定位

  〔1〕建设单位:作为验收申请主体,应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达标,提交的验收资料真实、完整、有效,积极配合统一组织的现场查验工作,并按照要求及时完成问题整改。

  〔2〕牵头部门(住建):负责联合验收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包括统一受理申请、分派验收任务、组织现场查验、汇总验收意见、出具结果文书等,并对整个流程的时效负责。

  〔3〕各专项验收部门:依据法定职责,按时完成本专业范围内的资料审查和现场查验工作,及时、准确地向牵头部门反馈验收意见,积极参与联合验收工作。

  〔4〕审批系统技术支持单位:负责保障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为联合验收提供信息化支撑。工程概算编制公司

  ▲高效推进联合验收的实操建议

  为确保联合验收工作顺利推进,建设单位及相关参与方应重点关注以下环节:

  〔1〕深入研究政策,熟练掌握系统操作

  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地方住建部门发布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提前熟悉线上申报系统的各项功能,避免因操作不熟练影响申报效率。

  〔2〕提前开展预审,确保材料一次达标

  在正式提交申请前,主动与各专项验收部门进行沟通,对验收材料进行预审,及时发现并修正问题,确保正式申报时材料齐全、合规。

  〔3〕整合内部管理流程,明确专人负责

  企业内部应建立与联合验收相适应的工作机制,明确验收工作的牵头部门和责任人,统筹协调内部资源,确保内外工作衔接顺畅。

  〔4〕紧盯办理时限,主动沟通协调

  密切关注审批系统显示的各环节办理进度,如发现办理时限临近或存在疑问,应主动与牵头部门沟通,及时化解潜在问题。

  〔5〕迅速落实整改,及时反馈结果

  对于验收中提出的整改意见,应快速组织整改,并在完成后第一时间将整改结果及相关证明材料反馈至牵头部门,争取早日通过验收。

  竣工联合验收制度的全面实施,标志着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入深化攻坚阶段。这不仅是审批流程的优化和简化,更是政府治理理念从“重审批、轻监管”向“强服务、重信用”转变的重要体现。随着新规实施进入倒计时,行业各方唯有准确把握政策精髓,主动适应新规则、新要求,才能在效率与质量并重的新形势下抢占先机,共同推动建筑行业迈向高效、规范、透明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工程概算编制表


搜索

0758-6806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