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EPC模式合理承包价格的确定及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下)辽宁建设工程造价信息 2025-07-23
返回列表

  成都衡泰工程造价〖4〗对报价进行静态与动态分析

  要重视审查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避免其采用将报价降低到成本以下的过度竞争行为,中标后偷工减料,影响工程质量。重点分析标价的各项组成及其合理性。首先应分项统计计算书中各种数据,计算其技术经济指标与价格比例关系;然后宏观分析标价结构的合理性,主要是参照类似工程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或积累起来的经验数据来分析其单位造价和单位实物量消耗指标,以及各种比例关系是否合理。动态分析主要是通过假定某些因素的变化,测算标价的变化幅度。如物价与工资上涨的影响,工期延误的影响。

  〖5〗核实报价准确性与合理性

  建立询标监管机制,由专家对投标和工程量清单进行询问、核算和判断,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核实报价的准确性与合理性,通常而言,总承包报价阶段设计达不到施工图深度,业主要求的编标时间又非常紧张。故而,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核实报价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对策。

  (1)运用经济指标分析判断报价的准确性

  运用经济指标分析报价是否准确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工程量是否准确。运用各项经济指标来分析判断工程量的准确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注重收集积累并占有各种工程经济资料,善于总结各种经验指标,对快速核实报价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2)运用经验公式分析判断报价的合理性

  总承包报价的合理性可运用国内常用的估价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如0.6次方指数法、朗格系数法、设备费百分比估算法等。鉴于设备费通过询价工作是基本可知的,也较准确,因此一般更多采用设备百分比估算法。河南立亚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二者相辅相成。首先,工程造价的确定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基础和载体,没有造价的确定,就没有造价的控制。其次,确定造价与控制造价的最终目的是统一的。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遵守价格运动规律与市场运行机制,维护有关各方的经济利益。最后,造价的控制寓于工程造价的确定全过程,造价的确定过程也就是造价的控制过程,只有通过逐项控制,层层控制才能够最终合理确定造价。

  〖1〗项目前期策划阶段

  业主在项目前期策划的重点是投资控制。首先确定项目目标,对项目的情况和问题做充分的调查,进行项目的目标系统设计,对其目标与计划进行分解,对项目环境进行充分研究、调查和对目标进行充分优化,正确选择整体最优目标。对达到项目目标所需要的项目要素构成、获取渠道以及这些要素的优化组合进行分析。依据资源计划、资源单价、项目数据库以及对时间的估计做出最初项目估算。

  〖2〗项目设计阶段

  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贯穿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而设计阶段是关键,有资料显示,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25―35%;而到了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仅为10%,由此可以看出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一般业主为了了解工程的投资控制数,都会首先委托一家设计单位进行该项目的初步设计,以此为基础。故而,在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严格把好项目投资关,对于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造价中的定额

  (1)实行工程设计招标与设计方案竞选

  设计单位必须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提出满足使用功能,经济实用、技术先进、又有创意的优秀设计方案。通过招标或方案竞选,能够避免设计市场垄断,提升设计质量,减少设计变更,缩短设计周期,更好地发挥投资效益。

  (2)充分做好可行性研究工作

  按照投资限额的要求,设计单位对设计方案要尽量优化,在确定投资决策后,最大幅度地节约投资、降低工程造价,将项目经济评价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

  (3)采用限额设计

  按照我国工程造价限额体系:估算>概算>施工图预算,EPC承包价格不能突破承包范围相应的概算。在确保工程功能前提下,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来控制初步设计,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

  (4)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

  依据国外经验,在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能够降低造价25-40%。要求设计单位在每个设计阶段,每个专业都可以运用价值工程原理进行设计,从功能和成本两个角度综合考虑与评价,使二者协调起来,这样能够提高设计质量和建筑的机械化、专业化、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5)实行限额设计奖惩制度

  采用这种制度可以激励设计人员加强专业间的配合,认真研究优化设计,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在确保工程安全与不降低功能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新方案、新工艺、新设计、新材料等方法节约工程投资,则业主根据节约投资额度的大小对设计单位实行奖励。相反,由于设计单位引起投资超支,要扣减设计费。安装工程造价案例

  〖3〗项目施工阶段

  (1)在EPC合同或招标文件中,对施工阶段设计优化工程量规定合理幅度

  按照EPC承包合同,承包商在施工阶段进行设计优化是节约成本、谋取利润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为了维护承发包双方的利益,在合同中应该对设计优化工程量规定一个合理的幅度(一般情况下,规定设计优化工程量不能超过10%),在此范围内可以接受,超过此范围,则超出部分应在合同总价中予以扣除。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承包商在投标时就充分体现设计优化,而不是在中标后施工阶段才体现,同时也为承包商在施工中再次进行设计优化提供了一定空间,能够提高承包商的工作积极性。衡量优化工程量是否超过规定幅度的工作,可以由现场监理工程师完成,将承包商中标时的各项工程量与具体实施完成的工程量逐项进行综合比较得出优化比例,最后提交完整的比较资料给业主复核。

  (2)严格控制工程计量,加强竣工检验

  业主在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是工程计量审核签证,重点是竣工验收。要求委托的项目管理机构坚持按“工程合同为依据,独立平行测算为基础,工程质量为保证,计量核实为手段”的原则进行工程量审核。

  一是掌握具体工程项目的工作范围、工作方法及计量方法,并对照施工图实算工程总量明确工程控制总量。

  二是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和掌握工程进度与质量执行情况,并对建筑物的尺寸、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数量独立进行现场实测实量,采用相应的过程计量方法复核已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做好月度工程量和阶段工程量的计量审核与分析工作,以及提供给业主。

  三是根据合同要求以及工程具体情况进行额外的工程量计量和复核。

  为确保工程建设合同得到切实履行,凡开工、验收等签证手续不全或质量不合格的工程项目,项目管理人员不得进行工程量的计量与签字。严格把好工程设计变更项目的计量签证关与竣工质量检验关。

  EPC模式是一种建设项目组织实施的新模式,其顺应了“小业主,大监理”的发展趋势。承包商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优势,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业主为了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并减少参与力度,必然要追求项目的最终价格并要求工期具有更大程度的确定性,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有利于合理使用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维护有关各方的经济利益。故而,探讨EPC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必将推动EPC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辽宁建设工程造价信息


搜索

0758-6806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