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结算单防雷接地是建筑电气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子分部工程,鉴于其专业性较强,而且隐蔽工程比较多,常常是建筑工程中的难点。此文详解防雷接地施工的15个工艺节点,以供大家参考对照用以指导施工或检查。
(1)避雷引下线
工艺说明:接地装置的焊接需要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需要符合以下的规定:扁钢和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圆钢和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圆钢和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扁钢和钢管,扁钢和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除了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有防腐措施。
(2)引下线标识
工艺说明:利用建筑物柱主筋作为接地引下线的每层用黄色油漆在引下线钢筋离地面0.3m处涂刷一圈,涂刷长度10cm。
(3)屋面避雷带
工艺说明:避雷线应按照水平或垂直敷设,也可以与建筑物倾斜结构平行敷设;避雷线应平直、牢固,不应有高低起伏和弯曲现象,距离建筑物表面100mm。支持件间的距离,在水平直线部分宜为0.5~1.5m;垂直部分宜为1.5~3m;;转弯部分宜为0.3~0.5m。热镀锌钢材焊接时将破坏热镀锌防腐,需要在焊痕内100mm内做防腐处理。避雷引下线处应采用金属铭牌制作永久标识。工程结算审批手续
(4)接地电阻测试点
工艺说明:人工接地装置或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必须在地面以上按照设计要求位置设测试点。测试点需要形成断接卡,平时采用镀锌螺栓紧固连接,便于检查测试。测试点处一般采用接线盒,若是取消接线盒,需要在洞壁上预埋洞盖的固定件,内壁用水泥砂浆抹光。测试点的制作应与建筑物的外装饰相结合,做到实用、美观。
(5)屋面金属管道接地
工艺说明:屋面金属管道必须要接地可靠,不得直接焊接,必须要采用接地卡环,并采用铜芯软线和接地扁钢连接,并且防松零件齐全。
(6)屋面金属构件接地
工艺说明:屋面外露的其他金属构件必须要与避雷带连成一个整体的电气通路。各构件不得串接,必须要单独与接地干线相连。
(7)室内金属门窗接地
工艺说明:第二类防雷建筑当建筑物高度超过45m时,需要把45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金属物直接或通过预埋件与防雷装置相连。第三类防雷建筑当建筑物高度超过60m时,需要将6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直接或通过预埋件与防雷装置相连。金属门窗接地时连接导体宜暗敷,并且需要在窗框定位后,墙面装饰层或抹灰层施工之前进行。
(8)灯具金属外壳接地
工艺说明:当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2.4m时,灯具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要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并且应有专用接地螺栓。ppp项目工程结算
(9)配电箱与金属导管跨接
工艺说明:柜、屏、台、箱、盘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应用裸编织铜线连接,且有标识。金属导管和配电箱连接处必须做接地跨接,并且各管路必须要单独与汇流排或者接地干线连接,不得串接。
(10)配电室门(框)接地
工艺说明:变配电室门与门框之间必须要采用接地跨接,并且与室内接地干线连接,形成良好的电气通路。配电间隔离与静止补偿装置的栅栏门及变配电室金属门铰链处的接地连接,需要采用编织铜线。变配电室的避雷器应用最短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
(11)电气设备接地
工艺说明: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需要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汇流排或接地干线相连接,严禁在一个接电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重要设备与设备构架需要有两根与主接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并且每根接地引下线都需要符合热稳定及机械强度的要求,连接引线应便于定期进行检查测试。
(12)金属管道的跨接
工艺说明:金属管道的连接处一般不需要加接跨接线。不过给水系统的水表和金属管道中的小段塑料管需要加跨接线,从而确保金属管道的等电位联结与接地的有效。电力水工工程结算
(13)配电室接地干线
工艺说明:变配电室内明敷接地干线安装要求:接地装置便于检查,敷设位置不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当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距地面高度250~300mm;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10~15mm;当接地线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设补偿装置;接地线表面沿长度方向,每段为15~100mm,分别涂以黄色和绿色相间的条纹;变压器室、高压配电室的接地干线上应设置不少于2个供临时接地用的接线柱或接地螺栓。变配电室门口必须要设置挡鼠板,并且挡鼠板高度不小于60cm。
(14)总等电位联结
工艺说明:建筑物等电位连接干线需要从与接地装置有不少于2处直接连接的接地干线或者总等电位箱引出,等电位联结干线或局部等电位箱间的连接线形成环形网路,环形网路需要就近与等电位联结干线或局部等电位箱连接。支线间不应串线连接。
(15)局部等电位联结
工艺说明: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应采取螺栓连接,以便于拆卸进行定期检测。等电位联结安装完毕后应进行导通性测试,测试用电源可以采用空载电压为4~24V的直流或交流电源,测试电流不应小于0.2A。当测得等电位联结端子板与等电位联结范围内的金属管道等金属体末端之间的电阻不超过3Ω时,可以认为等电位联结是有效的。若是发现导通不良的管道连接处,应作跨接线,在投入使用后需要定期作导通性测试。如皋工程竣工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