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预算的方案在评标过程中怎样验证投标人数据的真实性,成为了招标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难题,中标候选人往往在公示期间被其他投标人投诉质疑其投标资料造假,继而造成招标失败或者重新招标,严重影响了招标工作的高效性与公正性。尽管现阶段已经建立一些应用于评标的投标人资信数据库,不过其数据准确性不强、数据信息收集难度较大,给数据库的应用与推广形成很大困难。而区块链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的特点完全弥补了传统数据库的缺点,区块链应用于评标工作必然会成为招标工作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基础。
▲区块链的概念和特点
现如今区块链并没有一个官方定义,不过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区块链发展白皮书》中对区块链作了相对完整的说明:“一种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播、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及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区块链的本质是一个按照时间顺序把数据区块以链条的方式组合成特定数据结构,并且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去中心化共享总台账,可以安全存储简单的、有先后关系的并在系统内验证的数据。跟普通的数据库相比,区块链有着下列4个特点:
〔1〕去中心化
不同于数据库的全局数据统一控制管理,DBA(数据库管理员)有“生杀大权”,区块链使用分布式核算与存储,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者管理机构,任意节点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均等的,系统中的数据块是由整个系统中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来共同维护。
〔2〕开放性
系统是开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公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与开发相关应用,故而,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
〔3〕信息不可篡改
对于数据库来说,单个节点可以独立管理自己存储的数据,已经提交的数据能够被数据库管理员修改或抹除。而在区块链中,一旦信息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就会被永久地存储起来,除非可以同时控制住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也正因如此,区块链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与安全性。工程预算审核属于
〔4〕可追溯性
区块链本身是一个块链式数据结构,链上的信息按照时间顺序环环相扣,这就使得区块链具有可追溯性。运用到生活上,就是产品的种植、生产、运输、销售、监管等所有信息都被记录在区块链上。一旦发生任何问题就可以往前追溯,检测每个环节,从而保证产品的安全性二、区块链在招标领域的应用将区块链和数据库技术融合,建立一个数据公开透明、安全可靠、无法篡改的信息数据库。把招标过程中需要的企业信息纳入区块链管理与查询。
建立需要招标投标各方参与的区块链客户端,企业、政府或个人都需要按照相关认证要求进行初始约定和登记。区块链大多数采用对等式网络(peer-to-peer network,简称p2p网络),其特点是不存在任何中心化的特殊节点与层级结构,每个节点处于对等的地位,且共享资源,都会承担网络路由、验证区块数据、传播区块数据、发现新节点等功能。投标各方就是其中的每个节点,都是资源的提供者,也是资源的接收者。不过为了快捷高效地传播数据资源,需要对招标投标各方的权利与义务进行约定,确定相关数据的发起负责人(并不是唯一负责人)。
由投标人负责基本信息的创建与实时维护,其中包括企业资质、人员社保、设备机具等,不过信息相关各方将对数据进行认可确定,例如企业的人员情况,社保中心将按照五险一金的缴纳情况确定员工任职情况,进而确认信息的正确性,并按照实际情况的变化实时更新;招标人负责对于中标人的履约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及时录入数据库,包括工期、工程质量、售后服务、验收评价等,中标人对这些数据有提出异议的权利、招标人应该给予答复,中标人认证,保证数据的公正性。如果招标人未及时将评价考核数据上传,中标人可以主动上传,招标人进行认证。政府与相关管理部门对企业的考评信息和奖惩信息经过权威发布后导入区块链,包括安全环保、守法合规情况、员工权利保障等相关考核结果。如果发生变化,应实时进行更新,各方有效及时录入、认证,保证系统数据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与准确性。当数据被双方认证过后,区块链自动将数据发送至区块链每个节点,每个节点计算机都将进行记账,数将会在整个区块内传播。经过认证后的数据无法进行私下篡改,且新数据产生后,老数据不会被覆盖,相关的数据组合后形成相关数据信息的历史集合,便于追踪溯源,查找该项数据变化情况和发展状况。
应用区块链技术将会使评标应用方便快捷。区块链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除了特殊加密的私有信息外,数据对于区块链范围内的所有人公开,这既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也实现了数据内部的公开共享。在招标的过程中,要求各投标人将招标文件所要求的数据信息进行公开,原加密的数据进行解密公示,区别数据的准确性。在评标的过程中,如需核对相关数据可通过区块链进行快速查找,也可以提前设置评标应用小程序通过公开的接口将相关评标条款直接从区块链中进行数据抓取,实现评标过程智能化。应用经过区块链传播公示过的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得到了保障。某工程预算书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招标投标的优势
相对于单纯的数据库应用,区块链与数据库技术结合有明显的优越性,主要有下列四点:
〔1〕提高评标的质量与效率
区块链数据应用于评标,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得到了保障。数据从采集、整理、交易、流通以及计算分析的每一步记录都被留存,使得数据的质量获得前所未有的强信任背书。这保证了数据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与数据挖掘的有效性,有效地降低了招标投标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虚构资料博取评标优势的行为发生。在评标的过程中,可以依据真实有效的数据进行评审招标结果的准确性与公正性得到了保证,极大程度上减少了虚假投标异议事件的发生。
〔2〕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就是资源、掌握了数据就等于掌握了博弈的主动权。区块链构建分布式账本安全性高,极大地保证了区块链内数据的安全性,可以在完成评标工作应用的同时,保障相关投标人的信息安全,避免给投标人带来损失。区块链具有的多签名私钥、加密技术、安全多方计算技术,能够只让获得授权的人才可以对加密数据进行访问,充分保障私人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与可用性。区块链对数据的完全加密能够保证这些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未授权的用户访问。分布式记账技术对文件进行签名来代替传统的签名方式,使攻击者几乎不可能伪造与窃取数据,进而充分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
〔3〕评选最优服务商
数据具有历史性、可追溯性,有利于对投标人作出综合评定,优选出最佳服务商。每一笔数据生成、修改、增减都有完整记录链条,环环相扣,能够完整地展现出一个投标企业生存发展的全过程,有助于评委对投标人作出更全面的综合评价,优选出最佳的服务商。工程预算单表格
〔4〕促进投标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区块链内数据共享,内部相关的内容信息可以交流互通。投标人之间能够实现一定范围内的数据共享,有利于投标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进而为招标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结论与展望
面对大数据深度应用、人工智能与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打破数据孤岛,形成一个开放的数据共享生态系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区块链技术作为未来信息传输的主流技术与招标工作生产实践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其技术特征必将在打造更安全、更快捷、更透明、更高效的下一代智慧招标系统中发挥出革命性的建设作用。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招标活动中,能够建立一个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全历史记录的分布式数据库,是促进招标工作高效快速发展的必然之路。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招标领域,促进招标工作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快速发展,是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科技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有效实践与应用。
尽管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区块链技术在招标投标应用中还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例如认知门槛、应用门槛偏高,效率和性能不足,无法与链外信息直接交互等,然而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招标投标必然是未来行业发展的方向。工程预算报告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