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工程造价所谓“三超”就是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长期以来始终是众多工程项目过程中遇到的大问题。怎样准确估算,避免或减少建设工程造价中这“三超”问题一直受到业界的关注,接下来对这个问题简单分析一下供大家参考。
▲工程造价为什么出现“三超”?
应该怎样解决“三超”问题,首先需要知道“三超”问题的发生原因,导致我国建设市场投资“三超”的原因在于多方面:
▲项目的4个参与方
政府部门,对于大中型项目延续审批制,造成投资者为了项目能尽快“审批”下来,有意压低上报的投资额,致使低过建设成本的现象,形成“钓鱼”工程。
投资方,一些投资方缺乏项目管理的经验,招投标过程不规范,工程进程和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导致工期和费用超出预算。
设计方,随着市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有些设计单位为了经济利益迎合业主,刻意压缩工程投资,盲目设计,导致后续工程的投资难以控制,一再突破预算。华审工程造价
施工方,在工程实施阶段,施工单位因为管理不善,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不到位,人员机械配置不合理,材料浪费严重,导致材料及施工费用上升。
▲项目建设的4个阶段
投资决策阶段,投资者没有做好项目前期研究工作,可研报告深度不够,投资估算准确度较差、漏项,对投资额估计不足,造成投资“三超”现象的产生。
设计阶段,在初设阶段,通常只重视对技术方案的论证,对于经济因素考虑得比较少,欠缺多方案比较论证和技术经济分析,以至于投资估算保守,引发“三超”现象。
施工阶段,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若是没有严格按照合同中的材料用量进行控制,没有合理确定材料价格,很容易导致“三超”问题;并且在施工中引起变更同样是造成“三超”问题的根源。
竣工决算阶段,施工单位编制工程结算书普遍存在冒算多算、发包方千方百计乱确一通,工程结算一拖再拖,极大的影响建设工程造价的确认。
▲怎样预防控制工程造价“三超”
“三超”现象长期存在于建筑工程造价之中,严重影响着建设工程投资效益管理,在工程造价改革之际,怎样采取有效措施,使工程造价管理尽快纳入规范化、系统化、法制化轨道,已经是当务之急。工程造价预结算
【1】投资决策阶段怎样控制“三超”问题
(1)投资决策是造成工程造价“三超”现象的源头,正确的决策是评价建设项目与进行后续工程的关键,造价人员需要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必须对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认真分析,确保投资预测、经济分析的准确。
(2)做好方案优化,造价人员需要跟设计人员密切配合,用动态分析方法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利用方案优化,使工艺流程尽量简单,设备选型更加合理,进而实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3)切实推进限额设计,造价人员需要从经济角度参与设计阶段全过程管理,为设计人员提供有关经济指标,促使概算更为合理,克服工程造价“三超”。
【2】施工阶段如何控制“三超”问题
(1)重视施工合同的签订工作:明确施工合同中的经济合同条款是这个阶段对造价管理的关键,具体包含正确选择施工合同类型、工程造价计价条款,清楚与仔细进行施工合同审核等三方面。兴业工程造价
(2)加强材料和设备的价格管理: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这三大资源要素的价格是工程计价的基础,工程计价时需要按照工程所在地区的材料来源,以及当地的技术经济条件等确定人工日单价、材料单价与施工机械台班单价作为计价的基本依据。
对于这些,要积极加强对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材料调查中需要注意同一种材料的不同产地、运输方式与材料价格等。
在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同时进行主要材料招标,优选高质低价的材料,通过调查及信息发布工作,不断积累与分析有关数据,掌握材料市场变化规律。
(3)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和签证:着力抓好招标管理,明确把施工招标的中标价控制在批准的设计概算之内;需要加强合同管理,充分发挥中标价对结算价的约束作用;建立严格的设设变更、签证审批制度,避免不负责任的设计变更和“先干后变,后干后算”现象。
【3】竣工决算阶段如何控制“三超”问题
(1)做好竣工结算资料收集:工程项目竣工后,竣工结算的审计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环节。需要做好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结算各方面资料的归集整理,主要是工程计量、计价依据、签证、会议纪要等结算资料,审核依据的落实完善,为竣工结算审计完善条件。
(2)竣工结算价实行合理风险承担:在结算中根据国际惯例,采用调值公式,开展竣工结算价实行合理风险分担。就是说在合同条款中写明双方约定的调整因素,明确哪几种物价可以波动,以及波动到什么程度才同意调整。淄博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