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EPC总承包模式的优势及采用EPC模式应考虑的因素建设工程造价指标

  工程造价合同管理EPC模式是工程承包市场中一种新的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亦是建设部正在国内大力推广的一种承发包模式。EPC模式在我国还比较新,现如今仅在化工、电力等较少行业中被采用。它之所以被广泛的使用,是由于它拥有其他总承包模式所没有的特点与优势。此文运用比较的思维方法,从总承包商的角度,将EPC总承包模式与其他总承包模式进行了比较,进而得出EPC总承包模式的优势。


  EPC总承包(Engineering,ProcurementandConstructionContractor),是指总承包单位根据合同约定,一体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工作,并且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和造价全面负责的承包方式。随着工程管理的体制改革,EPC总承包模式体现的建设周期短,业主风险小等优点,使得EPC模式在市场上占据的份额越来越多。


  ▲EPC总承包模式与传统的总承包模式的差异分析


  〔1〕对从事不同模式业务的企业要求不同


  EPC模式下的企业通常都是要求技术协调能力强与资金力量雄厚的企业,EPC企业的风险与收益都较大,业主对于项目的控制力较小,主要通过招标文件及总承包合同对其进行约束,工程建设对业主的透明度较低。而传统总承包模式对于企业的技术和协调能力要求较低,在技术与管理方面,其他承包模式则是更倾向于技术与管理上的引导,业主方对于项目的控制力较强,工程建设及其资金的运用对业主全面透明。从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与质量控制方面来看,EPC总承包模式则更有竞争力。


  〔2〕投标方式的不同


  传统模式通常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来进行招投标,而在招投标阶段业主必须要提供详尽的设计图纸,以便承包商做好投标准备工作。在这种招标模式,参与投标的承包商会比较多,互相之间的竞争亦十分激烈。甚至有低于成本的报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业主降低工程造价。不过当承包商取得中标以后发现有利可图。甚至于亏本时,承包商则可能通过降低施工质量,甚至偷工减料的方法来获取利润。


  而在EPC招投标模式下,鉴于在招标阶段业主不提供详细的设计图纸,只给出项目的目标要求。再加上EPC项目专业技术复杂,承包商需要承担的风险很高。因此承包商没有较高的投标把握一般就会放弃投标。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业主方会采取邀请招标的方式较多。工程造价估算指标


  〔3〕风险承担形式不同


  在传统模式下,风险分担一般原则是:


  ⓵合同双方对各自的工作负责,对各自因自身过失造成的风险负责。


  ⓶业主一般承担不可抗力的风险较多。


  故而,业主与承包商将分别承担风险。在传统模式下通常采用的单价合同较多。这时候,业主方则承担工程量的风险,而承包商则承担单价的风险。


  在EPC模式下,设计、施工和采购都是由承包商来承担。业主方可以通过采用其模式将大部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风险转移至承包商。在这种的情况下,承包商承担了绝大多数的风险。这就要求承包商有足够的强的技术与能力去避免风险的发生。同时承包商通过承担工程中的较大的风险来提高利润比例。若然一个承包商能善于控制这些风险就可以将风险转化为利润。这样高风险也就给承包商带来较大的利润空间。亦有利于承包商在经历这些项目后提高自己的综合管理能力。这种模式对于业主方与承包商都是有利。


  〔4〕造价控制方式不同


  ⓵发挥了设计的主导性


  在建设项目初期,设计方作为设计方案的主体,而设计方案的优劣及其成本与设计方有着密切联系。工程造价是否合理,在设计阶段基本定型。这方面,设计院拥有着其他单位无法比拟的技术资源优势。在设计过程中便能够充分考虑设备、材料采购及现场施工安装等要求,主动进行价值工程优化,进而达到事前控制造价的目的。普信工程造价


  ⓶设计与造价的有机结合


  设计师在在设计过程中通常只考虑项目功能,很少考虑经济因素。故而容易导致项目的经济效果不佳。而在大型专业设计院里面,由于拥有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人才,有完善的专业系统,从设计的初始阶段,造价工程师就参与其中,进行造价分析,使得设计一开始就建立在健全的经济基础上,保证设计方案可以较好体现经济和技术的有机结合。EPC总承包模式在造价方面的优势则是其他总承包模式所无法比拟的。


  ▲EPC总承包模式的优越性


  EPC总承包模式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总承包模式,它可以把项目的各个阶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跟传统的承包模式相比,在下列的几个方面表现出优越性:


  〔1〕EPC总承包模式对设计、采购、施工进行系统的管理和整体的控制。设计、采购、施工是作为一个合同签订的,这就意味这三者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不过传统的承包模式是分别签订的,只可以获得局部效果,不利于项目的整体控制。


  〔2〕可以使设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设计在工程造价中起到决定的作用,设计图纸与文件是施工与采购的依据。EPC总承包模式要求承包商从整体上考虑与处理问题;要求设计要从各个角度去考虑,更能够主动地做好设计方案。


  ▲采用EPC模式应考虑的因素分析


  工程总承包代表了建设工程项目组织模式发展的未来趋势,在全球化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背景下显得特别突出。工程项目的价值根本上表现为建造过程中的时间价值与使用过程中发挥的效能,工程总承包蕴含的“设计和施工采购一体化”先进理念以其增值能力成为现代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EPC工程总承包的优势在于发挥设计的主要作用,通过整体优化项目的实施方案实现设计、采购、施工各个阶段的合理交叉与充分协调,进而实现节省投资、缩短工期与提升质量的建设目标,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故而,EPC工程总承包已经逐步成为发达国家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主流模式之一。工程造价定额计价


  每个总承包模式都有其特点。EPC模式亦不例外。EPC总承包项目模式的管理模式也有其固有的一些特点,为了确保它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在工程建设中所采用EPC模式时至少需要考虑到下列的前提条件:


  〔1〕在EPC模式下,承包商承担了工程建设的大部分风险,因此业主在招标阶段就应给予投标人充足的资料和充裕的时间,让投标人在充分地了解该文件规定的各项要求,在这基础上做出决策,向业主提交一份技术先进可靠、价格及工期合理的投标书。除此之外,从工程情况来看,包含的地下隐蔽工作要少,在投标前承包商无法进行查勘的工作区域必须也要少,否则承包商就无法判定工程量,从而增加承包商的风险。


  〔2〕合同既然规定由承包商负责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那么承包商就要承担全部责任,因此只要其设计和所完成的工程符合合同中规定的功能,就应该认为承包商履行了义务。同时业主方或者业主方代表有权利监督承包商的工作,但是不要过分地干涉承包商的工作,更不可以在自己的意愿下指导承包商工作。


  EPC模式的出现是由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的两种趋势结合而促成的,其优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计和施工的一体化;二是工程风险由业主和承包商分担风险转型为承包商承担工程项目的大部分风险,业主仅是以固定总价、固定期限获得投产运行的合格工程。


  这些特点使得EPC模式更适用于下列情况的建设工程:①工程复杂、专业性强、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有严格要求的工程项目;②业主对投资项目的行业不是十分熟悉,并且希望最大限度的规避工程风险与投资风险;③工期紧张,需要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深度交叉或者关系较为密切的工程项目;④工程采购量较大、工程建设周期较长的工程项目;⑤工程工艺复杂,涉及行业或专业较多,工程投资较为固定的建设项目。建设工程造价指标


联系我们
广东肇庆华穗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网址:www.zqhsgc.com

联系电话:0758-6806931

电子邮箱:gdhszq@163.com

联系地址:肇庆市端州区信安三路3号敏捷广场四期B幢商业办公楼507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