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解读新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清单漏洞责任划分迎来重大变革各费用项目预算编制方法

  国外预算编制程序案例2024年新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将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次修订对工程量清单缺项、漏项等缺陷问题的责任归属作出了重大调整,彻底改变了2013版清单规范的"单一归责"模式。本次修订的核心变革在于:将清单缺陷责任划分与合同计价类型直接挂钩,建立起更加科学合理的风险分配机制。

  ▲总价合同:包干原则下的责任重构

  〔1〕责任界定重大转变

  新规明确规定,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的工程项目,发包人原则上不再对工程量清单的缺陷承担责任。这一规定颠覆了以往实践中常见的责任分配方式,将清单准确性风险转移至施工单位。

  〔2〕制度设计的深层逻辑

  "总价包干"的核心在于施工单位对"按图施工"整体风险与收益的综合把控。新规要求施工单位在投标阶段就必须主动审查工程量清单与施工图纸的匹配度,将风险识别和控制环节前移。

  〔3〕实际操作关键影响

  当出现清单项目错误或与图纸不匹配的情况时,只要在总价包干范围内,施工单位需要自行消化由此产生的额外成本。这一规定有效避免了投标阶段的不平衡报价争议,同时明确包干内容的风险边界以施工图纸为最终界定依据。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施工单位应当在投标报价阶段充分评估图纸与清单的一致性,将可能的漏项风险纳入报价考量,避免因疏于审查而承担不必要的损失。概算和预算编制区别在哪

  ▲单价合同:发包人主体责任延续

  〔1〕责任分配保持稳定

  在单价合同中,新规延续了发包人对工程量清单准确性和完整性的主体责任。这一规定保持了单价合同风险分配机制的连续性,为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提供了稳定预期。

  〔2〕操作逻辑详解

  单价合同的总价本质上是"暂定总价",通过清单项目单价滚动汇总形成。当清单出现缺项、漏项或与图纸存在矛盾时,按照新规范规定,发包人仍需承担相应的费用调整责任。

  〔3〕核心原则本质未变

  新规继续坚持2013版清单"发包人对量负责,承包人对价负责"的基本准则。承包人的报价风险仍然集中于所报单价的合理性,而不需要承担工程量计算错误带来的风险。

  ▲责任重构背后的行业发展趋势

  〔1〕施工单位专业能力要求提升

  新规的实施将进一步压实施工单位的专业责任。在对图纸理解、工程量计算等专业技术层面,施工方具备天然的专业优势。新规促使总价合同下的施工方必须前置图纸与清单复核工作,将专业优势转化为实际的风险管控能力。

  〔2〕推动源头协作与风险共担机制

  理想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要求发包人与承包人共同提前审查图纸与清单,最大限度地减少后期争议。尽管这种协作模式在实践中面临挑战,但确实代表了行业精细化管理的必然发展方向。是在预算编制阶段需要掌握

  〔3〕EPC与全过程咨询价值凸显

  政府近年来大力推行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正是为了解决设计与工程量计算相割裂的行业痛点。即使是未能采用真正意义上EPC模式的项目,加强设计与施工的联动也远胜于传统割裂模式,能够有效避免清单与图纸"两张皮"的问题。

  此外,新规的实施还将促进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专业化发展,对造价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造价人员不仅需要掌握计价规范,还需要深入了解施工工艺和设计原理。

  ▲应对建议与风险防范

  面对新规带来的重大变革,施工企业应当尽快建立相应的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完善的投标前图纸与清单复核制度,配备专业的造价和技术人员从事复核工作;根据不同合同类型制定差异化的报价策略,在总价合同中充分考虑风险费用;加强合同管理能力,明确约定各类风险的分配原则;提升企业的设计施工一体化能力,向工程总承包模式转型。

  2024清单新规传递的核心信号是:建设工程风险分配正朝着更加精细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总价包干意味着施工单位必须承担起图纸解读与清单复核的主要责任;单价合同则要求业主继续为清单准确性提供最终保障。

  新规的实施将倒逼施工企业全面提升图纸深化与工程算量能力,同时也凸显了深化设计施工一体化(EPC)及专业工程咨询的重要价值。在具体个案中,合同类型及条款约定仍然是责任判定的最终依据,各方当事人应当高度重视合同内容的严谨性与完整性。各费用项目预算编制方法


联系我们
广东肇庆华穗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网址:www.zqhsgc.com

联系电话:0758-6806931

电子邮箱:gdhszq@163.com

联系地址:肇庆市端州区信安三路3号敏捷广场四期B幢商业办公楼507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