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分析争议变更洽商问题探讨怎样避坑沥青路面工程预算

  市政工程预算公式由于变更费用争议而反复争辩、争吵、僵持,久久纠缠其中的痛苦,造价人或许都有经历过。


  ▲背景由来


  (为了使过程演变描述更为突出,文中把费用金额做四舍五入处理)


  消防合同,原招标中带深化方案报价,竣工结算,施工方申报变更,“依据建设方**年**月**日发出的工作联系单(**号)我方已将**楼电梯机房与层间配电室消防控制有关的管线及控制设备施工完成,请建设方予以确认,具体详见附图所示。”变更单下方四方签字完整。


  据此描述,汇总每层工程量,施工方申报三部分费用:电气迫降及强切模块4万元,电气配管1.5万元,电气线缆1万元,合计6.5万元。


  ▲初步审核


  暂按施工方申报思路,按照变更附图做了常规的工程量和清单套价审核,内部初审金额6万元,核减5000元。


  在出具审核意见前,示明施工方,变更内容语言笼统,描述含糊,而且变更附图简单截取了设计图纸中该区域的所有内容,未针对其中的变更内容做明确标注,提示施工方尽快提交建设方发出的工作联系单,以便于核实变更发生的真实内容。拆除工程预算报价表


  ▲博弈僵持


  施工方坚持变更描述为管线和设备,四方签字完整毋容置疑,所以,附图中有关消防联控的所有内容要全部计入。


  咨询方建设方坚持并非全面否认这份变更,不过沿招标合同形成路径做推理,逻辑不通,招标带深化方案做报价比选,电梯和消防联控作为基本内容要求,已经包含在原清单报价中,电梯没有增加,各层层间配电室位置无变化,所以推断不应该有线路、设备的增加,请提供变更中提到的建设方工作联系单,以进一步核实。


  反反复复,来来回回争辩,施工方坚持变更中描述了管线、设备,清晰明确,各种推脱不提供工作联系单。


  ▲问题突破


  双方同样的理由,反复争论不能定论,咨询方建设方下决心,到工程资料档案中,从200份合同协议资料中翻找消防工程原始记录,原工作联系的内容描述为:“由于总包招标的施工平面图中,各层强电室内从消防模块箱到被控配电箱的消防控制线管未显示,故总包也未施工其管道预埋,此部分工作委托给贵司完善,从模块箱到被控电箱的线管敷设工作,要求均为金属管,明管敷设,请抓紧办理变更洽商事宜”概括说,工作联系单仅要求把未实施的预埋管部分,委托给消防单位补做明管施工。


  据此,施工方申报三部分6.5万元费用:①电气迫降及强切模块4万元,②电气配管1.5万元,③电气线缆1万元中,①③均不能计价,仅第②电气配管1.5万元中部分工程量(原图纸未施工预埋管)是变更新增的内容,所以,整项变更计价0.5万元。最新建筑工程预算


  ▲复盘反思


  花费几倍于常规的时间精力解决的争议变更洽商,值得我们回过头再做一个复盘分析,拆解反思,警示日后怎样避坑?


  (1)通读全文,纠正歧义隐患。


  首先,从变更洽商本身来看,不排除编写者有意制造混淆,第一层内容:开头表述按建设方工作联系单,(联系单仅为补做施工图纸中的总包漏做预埋管为明管)。第二层内容:接下来描述为所有的管线、设备已完成。前后在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冲突明显。


  建设、监理、设计技术审批中看到了,“按建设方工作联系单的要求……完成”,字样,似乎施工方在执行指令,认可签字,等到结算阶段,施工方则坚持按照第二层字面意见执行计费,造价审核人员感觉逻辑不通,双方异议僵持。


  很显然,模糊的变更内容是导致反反复复争辩的根本诱因,故而,签字审核必须要做全文通读,既需要关注变更内容是否作了表达,还要警惕是否同时存在混淆内容,表述要干净利索,避免隐患。


  (2)精准拿捏用词。


  建设方工作联系单为“线管”。行业惯例理解为管道部分;变更中接下来描述为“管线”,包括了管道与线缆,两字顺序的改变,内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总而言之,防止变更洽商被割韭菜,从框架到细节,从面到点,一份经得起推敲的描述,既要有工程技术上的考量,亦需要框架结构、字斟句酌的文字功底。沥青路面工程预算


联系我们
广东肇庆华穗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网址:www.zqhsgc.com

联系电话:0758-6806931

电子邮箱:gdhszq@163.com

联系地址:肇庆市端州区信安三路3号敏捷广场四期B幢商业办公楼507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