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兴司法鉴定▲荷载
【1】在建设单位提供的多层厂房楼面使用活荷载说明书中,活荷载数据是2.5、3.5kN/m²等,而建设单位名称是xx机械制造公司,其厂房楼面活荷载是否需要至少按照轻型机械加工类取值(活荷载不低于8.0kN/m²)?
答:建筑物楼面活荷载取值按照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需求确定,通常根据《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以下简称GB55001)第4.2节规定取值,与建设单位名称无关联。当使用荷载较大(特殊情况或有专门要求)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值;GB55001第4.2节未规定的楼面活荷载取值可以由建设单位以书面形式提供。
【2】根据《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第2.1.2条规定:“高低层相邻的屋面,在设计低层屋面构件时,应当适当考虑施工时临时荷载,该荷载应不小于4.0kpa,并在施工图上注明。”GB55001未明确高低层相邻屋面的施工活荷载要求。在高低层相邻的低屋面,其活荷载取值是否需要按照4.0kN/m²控制?局部突出屋面机房的相邻低屋面,活荷载也需要按照4.0kN/m²控制吗?
答:根据GB55001第4.2.12~4.2.16条规定了建筑物某些部位的施工与检修荷载,并未明确高低层相邻的低屋面施工活荷载要求。对高低层相邻的低屋面,其施工活荷载取值可以执行GB 55001第4.2.9条规定:“不上人的屋面,当施工或维修荷载较大时,应按照实际情况采用;当上人的屋面兼作其他用途时,应按相应楼面活荷载采用”。国平司法鉴定
【3】设计通风机房、电梯机房时,根据厂家资料输入实际集中力荷载+2.0kN/m²楼面活荷载进行计算,以及在施工图中注明荷载限值,不过总的折算荷载小于8.0kN/m²,是否属于违反GB55001表4.2.2-7规定?
答:通风机房、电梯机房,按照厂家资料提供的集中力荷载值及分布位置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以下简称GB 50009)附录C规定方法,计算得到的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值另加2.0kN/m²小于GB55001表4.2.2第7项次规定的8.0kN/m²时,通风机房、电梯机房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应当取8.0kN/m²,否则属于违反强条。
【4】人防地下室外墙配筋计算荷载组合时,水压力是按照常水位,还是按照抗浮水位取值?
答:战时工况人防地下室外墙配筋计算考虑的水位应当与平时工况下水压力计算采用的水位一致。
【5】GB55001、GB50009、《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2015(以下简称门规),三本规范对计算主要受力结构的风荷载标准值时都是有规定。对于门刚主刚架的问题:
(1)GB55001中的1.2是否与“门规”中的β=1.1同时考虑,即考虑风荷载的放大系数的风荷载为1.2x1.1μwμ₂W。?
(2)对于二层钢结构厂房,一层为框架结构,二层为抽柱的门式刚架,计算主体结构风荷载时是否需要考虑“门规”中的系数β=1.1?
答:
(1)在GB55001第4.6.5条文说明指出:“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对于“主要受力结构”与“围护结构”的计算,分别采用了风振系数与阵风系数作为平均风荷载的放大系数。这个规范将二者统一为“风荷载放大系数”,并规定了两者的取值原则。司法鉴定可诉
对于主要受力结构而言,中国荷载规范风振系数采用了与国外不同的理论体系和计算方法,规定了基于“等效风振力”的高层与高耸结构的风振系数取值,但是并不适用于大跨屋盖结构。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风荷载标准值按照门规第4.2.1条要求取值,即w=βμsμ₂w₀。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属于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结构,根据现行国家标准GB50009第8.1.2条规定,基本风压的取值应适当提高。故而,计算主钢架时,β系数取1.1是对基本风压w。的适当提高,和GB50009的风荷载基本协调一致。
(2)对于二层钢结构厂房,一层为框架结构、二层为抽柱形成双柱大跨钢框架,这时候二层的大跨钢框架不属于门式刚架。计算主体结构风荷载时,应当执行GB55001和GB50009的有关规定。如采用门式刚架的围护系统及连接构造,计算檩条、墙梁和屋面板及其连接时可以参照门规的相关规定。
【6】按照GB55001表4.2.8规定,不上人屋面活荷载为0.5kN/m²。对于承受荷载水平投影面积大于60m²的门刚构件,屋面竖向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是否可以取不小于0.3kN/m²?
答:不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不应低于GB 55001规定的0.5kN/m²。
▲地基基础
【1】根据《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32/TJ109-2010(以下简称省管桩规程)第3.3.1-3条规定地下水或场地土对管桩的混凝土、钢筋及外露件有强腐蚀作用时,不应采用管桩。根据《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GB/T50046-2018(以下简称工业防腐标准)第4.9.2条规定当腐蚀等级为强时,可以选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强腐蚀等级时,江苏省区域是否能够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答:省管桩规程修订已形成报批稿,原标准中第3.3.1-3条规定未出现在报批稿中。腐蚀等级为强时,桩型选择可以执行工业防腐标准第4.9.2条规定。
【2】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以下简称JGJ94)第4.1.1-1条要求配筋率为“当桩身直径为300~2000mm时,正截面配筋率可取0.65%~0.2%(小直径桩取高值)”。有审查专家要求灌注桩配筋率按照此条文根据桩身直径线性内插取值,请问是否合适?
答:JGJ94第4.1.1-1条为灌注桩配筋构造要求,条文用词为“可”,而且并未有按桩身直径线性插值的要求。司法鉴定所有
【3】根据《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基础技术规程》DB32/T4285-2022(以下简称省空心方桩规程)第4.3.9条与苏TZG01-2021图则中第2.6条均要求“液化土中的空心方桩应满足具体工程抗震承载力计算的要求,适当调整桩身主筋和箍筋的配置,应取桩顶至液化土层底面埋深以下不小于1.0m的范围,而且其主筋和箍筋均提高一个规格使用”。问题:
(1)可否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以下简称GB55002)第3.2.3条规定,仅是对该范围的桩身箍筋进行加强?
(2)主筋与箍筋都是提高一个规格,这个“规格”所指是否为苏TZG01-2021图则中所列各桩型的纵筋和箍筋的规格?液化土中的抗拔桩桩身纵筋与箍筋是否亦需要执行该条要求?
答:
(1)省空心方桩规程第4.3.9条与苏TZGO1-2021图则第2.6条“主筋和箍筋均提高一个规格使用”的规定,均高于GB 55002第3.2.3条“箍筋应进行加强”的要求。把省空心方桩规程列为设计依据、套用苏TZGO1-2021图则的桩基设计中应当执行相关的要求。
(2)“主筋和箍筋均提高一个规格”,是指比计算需要的提高,对主筋是加大所需直径,对箍筋可以是加大所需箍筋直径、亦可以是加密箍筋间距。
(3)在满足承载力计算及裂缝控制条件的基础上,为了方便工厂预制生产,设计套用苏TZGO1-2021图则时,可以把本应选择的桩型号提高一档。液化土层中的纯抗拔桩可不执行该条要求。
【4】前期根据初勘报告进行试桩,而且以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控制。详勘后出现局部持力层标高起伏或者持力层特性细分后出现不同持力层,桩基设计时是否能够不再重新安排设计试桩,根据地勘参数估算的理论承载力结果,并且同比例参考试桩结果确定设计承载力?
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以下简称GB50007)第8.5.6条规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确定……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采用静力触探及标贯试验参数结合工程经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照初勘报告进行设计试桩后,对照详勘报告发现局部持力层层顶标高起伏不大,可以不增加试桩;若是持力层层顶标高起伏较大,可以视原试桩位置是否涵盖不利钻孔的孔位,确定是否增加试桩;若是出现不同持力层,应补充试桩。另案司法鉴定
【5】根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DB32/T3916-2020(以下简称省地基检测规程)第3.3.5-3条要求“对预制桩,还应采用高应变法或其它有效方法,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10根。高应变法仅检测桩身(或接桩处)缺陷时,可不判定承载力”,
请问:(1)抗拔桩是否需要执行该条要求?如果抗压桩的低应变检测数量为100%,是否仍需执行该条要求?
(2)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是否需要按照这个规程第3.3.5-3、4条要求,采用多种的方法检测?
答:
(1)抗拔桩采用预制桩时,亦应当执行该条规定;预制桩的低应变检测数量为100%,仍然需要执行该条要求。
(2)省地基检测规程第3.3.5条对桩身完整性检测的具体要求共有4款,应当完整理解应用。
【6】根据JGJ94第4.2.6条规定“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柱下桩基承台,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连系梁”,柱下多桩承台已经考虑了地震剪力和弯矩的作用,是否也需要沿两个主轴方向设置连系梁?
答:在JGJ94第4.2.6条条文说明指出:“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柱下桩基承台,由于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各桩基承台所受的地震剪力和弯矩是不确定的,与理论计算值可能相差较大,因此在纵横两个方向设置连系梁,有利于桩基的受力性能。”条文用词为“宜”。连系梁的合理设置是由设计人员综合考虑。
【7】多层建筑带地下室采用筏板基础,地下室外墙的水平与竖向钢筋是否根据012 150进行控制?
答:多层建筑的地下室外墙设计需要满足水土压力及地面荷载侧压作用下承载力要求,以及应当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版)》GB 50010-2010(以下简称GB 50010)第3.4.5条裂缝控制要求。鉴定机构司法鉴定机构
【8】人防地下室底板配筋问题:
(1)带桩基承台,受压控制时,基础底板人防荷载取25kN/m²,反向为人防倒楼盖反柱帽,计算结果为平时设计荷载控制时,是否需要满足《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以下简称GB50038)附录D中0.3%的最小配筋率要求?
(2)反柱帽尺寸是否需要满足国标图集《防空地下室设计荷载及结构构造》07FG01第69页的构造要求?
(3)人防工况控制时,反柱帽顶部需要满足0.3%的配筋率吗?
答:(1)GB 50038附录D的规定仅是适用于顶板,不适用于底板。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核5级、核6级和核6B级甲类防空地下室结构底板,当其内力系平时设计荷载控制时,底板配筋执行GB50038第4.11.7条规定,“板中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
(2)底板反柱帽的尺寸除了满足计算需要外,还应当满足《防空地下室设计荷载及结构构造》07FG01第69页的构造要求;当底板采用平板基础时,反柱帽的底层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3%;
(3)对反柱帽顶部的纵向钢筋,无最小配筋率要求。
[说明]上述意见依据《人民防空工程结构设计百问百答》第121题回复,需要者可查阅此书解惑。
【9】根据《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32/3962-2020第5.2.2条要求提供土壤氡浓度检测报告。苏州地区项目多为早第四纪及以前的断裂构造,第四纪以来已经基本停止活动,对工程基本无影响。请问这类情况是否需要提供土壤氡浓度检测报告?
答: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 50325-2020第4.2.1规定:“新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应包括工程所在城市区域土壤氡浓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测定历史资料及土壤氡浓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平均值数据。”
是否需要提供土壤氡浓度检测报告,由岩土勘察专业审查人员按照工程所在城市区域把关。采用经施工图审查通过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结构专业审查可以不再提出异议。晋农司法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