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雨污水管道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排水效能、居民生活品质及公共安全。近年来,随着城市极端降雨事件频发,部分地区雨污水排放系统暴露出运行不畅、积水内涝等问题,这些现象往往与管道施工质量密切相关。尽管雨污水管道施工工艺本身并不复杂,但由于其多位于建成区,受限于狭窄的施工场地、复杂的地下管线、繁忙的交通流线以及敏感的城市环境,实际施工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系统梳理了当前市政雨污水管道施工过程中的典型问题,从管理机制、质量意识、材料设备及线路设计等多个维度展开分析,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防治策略,以期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市政雨污水管道不仅是城市“血脉”,更是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重要设施,因此,推行科学、规范的管道施工技术,强化全过程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市政雨污水管道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施工管理不够规范
当前,不少市政雨污水管道项目在施工前未能依法订立正规合同,项目建设各方契约意识薄弱,存在未批先建、手续不全等违规现象。具体表现为部分工程未取得规划许可、质量监督手续及施工许可证等法定文件即擅自开工;即便在主管部门未予追查的情况下,建设单位也往往缺乏主动补办手续的意识,导致工程合法性存疑,质量监管存在盲区。
此外,部分施工单位在未签订正式劳务合同与监理合同的情况下便匆忙开工,进一步加剧了施工过程的管理乱象。此类不规范行为不仅影响施工秩序,更埋下了质量隐患与法律风险,使得雨污水管道的长期运行安全难以得到制度保障。
〖2〗施工质量意识淡薄
市政雨污水管道工程多属隐蔽工程,其质量缺陷在竣工前不易察觉,这也导致部分施工单位对质量管控重视不足。在工程实施中,常出现以工期紧张、场地受限等为由规避质量检查,甚至拒绝接受必要检测的情形。部分企业片面追求施工进度,出现盲目抢工、昼夜连续作业等行为,严重忽视工艺标准与工序要求。
在整个施工链条中,从材料采购、基础开挖、管道敷设到回填压实,各环节均存在质量控制不到位的问题。施工人员对现行标准规范理解不深、执行不严,导致设计与施工脱节。此外,工程中屡见不鲜的还有材料与设计不符、资料造假、后补手续等问题,进一步削弱了工程实体的可靠性与耐久性。
〖3〗管道配件严重老化
在许多老旧城区,雨污水管道系统附属配件普遍存在老化、锈蚀及损坏现象,严重影响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效率,甚至导致水资源渗漏与环境污染。尤其是使用年限较长的铸铁阀门、钢制管件等,因长期处于潮湿环境,腐蚀速率加快,密封性能下降,极易引发接口渗漏与系统失效。
在新建或改造项目中,若配件选型不当或质量不合格,还会导致管道系统承压能力不足,出现水压过高引起的爆管、涌水等事故,不仅影响工程本身,也对周边构筑物与交通线路构成威胁。
〖4〗施工线路设计问题
管道线路的合理选定是影响雨污水系统功能的关键因素。当前部分项目在设计阶段就存在路径选择不当、标高控制不严等问题,具体表现为:
(1)过度追求低成本。部分建设单位为压缩投资,在选择管线路径时忽视地形高差、地质条件与既有管网布局,仅以施工便利为导向,导致管道埋深不足、坡度错误、逆坡排水等原则性错误,严重影响系统排水能力。
(2)线路规划理念落后。一些设计单位仍沿用传统经验与方法,未能结合城市发展、水文变化与新型管材特性进行科学选线,造成管道走向不合理、衔接不顺,甚至出现系统性的排水瓶颈。
▲市政雨污水管道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1〗检查井渗水、漏水问题
检查井作为管道系统中的关键节点,常因基础不均匀沉降、井壁与管道接合不密实、抹面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出现渗水、漏水。具体诱因包括:抹面前未充分湿润砌体、砂浆标号偏低、抹面厚度不均、养护不到位等。
防治措施主要包括:
(1)严格按设计图纸施作检查井基础,确保基底标高与尺寸准确;在开槽阶段即应准确定位井位,并在浇筑管道平基混凝土时同步完成井基施工,确保基础整体性与宽度符合要求。
(2)严格控制抹面砂浆的配合比与强度等级,抹面施工前应对砌体充分浇水湿润,施工中保证抹面平整、均匀、密实,完工后及时封盖井口并进行保湿养护。
(3)选用强度达标、外观规整的砌筑用砖,砌筑前适度湿润;砌筑时须确保砂浆饱满,井室与流槽宜采用交错砌法,使井墙与流槽形成整体结构。
(4)全面实施闭水试验,对发现的渗漏点分类处理:细微裂缝与麻面可采用防水砂浆涂刷修复;严重渗漏部位应予以拆除返工,杜绝隐患。
〖2〗管道流通堵塞、排水不畅
管道堵塞多因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残留、闭水试验后封堵物未彻底清除等因素引起,导致系统通水能力下降,甚至引发局部积水。
防治措施包括:
(1)在管道安装前后及检查井砌筑过程中,加强对管腔与井室的清理检查,确保无混凝土块、砖屑、包装材料等杂物遗留。
(2)闭水试验所用管堵应进行编号管理,试验结束后按编号逐一拆除,并复核管道内部是否畅通,必要时采用摄像检测手段进行验证。
〖3〗管道接口及与检查井连接处渗漏
接口渗漏是管道系统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主要原因有接口砂浆填充不实、管材与密封材料质量不达标、橡胶密封圈安装不规范、接口构造不合理等。
防治措施如下:
(1)对于刚性接口,施工前必须彻底清理接口部位,必要时进行凿毛处理,以增强粘结力。
(2)严格管材进场验收,核查质量证明文件,并对管体是否存在裂缝、麻面、缺损等进行现场检验;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
(3)橡胶密封圈应选用耐腐蚀、抗老化性能优良的合格产品,储存于阴凉清洁环境,避免暴晒与油污污染;安装时须确保位置正确、压缩均匀,避免扭曲或脱槽。
市政雨污水管道工程是维系城市水安全与水环境的基础保障,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转与市民的生活体验。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图纸与规范要求,落实工序自检与旁站监督,强化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只有从管理机制、人员意识、材料设备与工艺工法等多方面系统施策,才能构建起高效、可靠、耐久的地下排水系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