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风道内衬风管要求重大调整新规解读与工程实施指南工程施工预算编制与管理 2025-10-24
返回列表

  土建预算编制实施细则最新2023年3月1日,工程建设领域迎来一项重要变革——《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2正式实施。这项新规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取消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中对土建风道必须设置内衬风管的强制性要求。这一变化将对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成本控制产生深远影响。

  回顾历史,2018年8月1日实施的《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曾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的防排烟标准。其中强条3.3.7和4.4.7明确规定:"送风(排烟)系统应采用管道送风(排烟),且不应采用土建风道,送风(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内壁应光滑。"这一规定在实施过程中,确实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但也显著增加了工程难度和建设成本。

  ▲土建风道内衬风管的传统要求解析

  在GB51251-2017标准执行期间,土建风道内衬风管成为强制性技术要求。具体规定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方面,标准3.3.7条要求系统必须采用管道送风,禁止直接使用土建风道。送风管道必须使用不燃材料制作,并确保内壁光滑度。根据管道材质的不同,对设计风速也作出了差异化规定:金属风管内壁风速不得超过20m/s,非金属风管内壁风速不得超过15m/s。同时,对送风管道的厚度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符合《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政府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

  机械排烟系统方面,标准4.4.7条同样要求采用管道排烟,禁止使用土建风道。排烟管道同样要求使用不燃材料并保证内壁光滑。在风速控制方面,金属风管和非金属风管分别遵循20m/s和15m/s的上限要求。管道厚度也需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设置这一强制要求的根本原因在于工程实践的客观需求。土建竖井通常尺寸有限,保持内表面达到足够的光滑度具有相当难度。此外,在土建施工过程中,竖井内壁往往会出现各种施工孔洞和表面缺陷,这些都会导致风阻增大和漏风量增加。设置内衬风管正是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确保系统运行效率。

  ▲新规带来的重大变革

  随着GB55036-2022的实施,土建风道内衬风管的强制性要求被正式取消。这意味着,是否在土建风道内设置衬里的决策权,重新回到了设计单位手中。设计人员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技术判断,制定最经济合理的方案。

  这一变革是基于大量工程实践的经验总结。在过去几年的实际应用中,内衬风管要求确实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是施工难度大,特别是在空间狭小的竖井内安装风管,作业条件极为困难;其次是成本增加显著,内衬风管不仅涉及材料费用,还包括安装人工和措施费用;最后是工期影响,复杂的安装工序往往会影响整体施工进度。

  针对这一变化,工程各方需要建立新的工作模式。对于选择设置内衬风管的项目,设计图纸必须明确标注相关技术要求,包括内衬风管的材质规格、耐火极限指标、具体做法说明和尺寸要求。同时,设计人员还需要充分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合理确定风管与土建结构之间的安装空间。施工单位则需要主动与土建专业协调,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风管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

  ▲土建风道内衬风管的专业安装指南

  基于多年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整理出一套系统的安装指导原则,特别适用于薄钢板无法兰风管(即共板法兰风管)的安装作业。预算编制过程中的矛盾

  〔1〕土建竖井内设置金属风管的基本原则

  为了优化安装流程并控制土建风井尺寸,建议优先采用以下做法:首先,土建竖井应尽可能采用后砌墙的构造形式,这种方式能够为风管安装提供极大便利。在设计阶段,建筑专业就应在图纸中明确标注,这些后砌墙体必须在风管安装完成后方可进行砌筑施工。其次,必须严格遵循正确的施工顺序:先完成钢筋混凝土墙和楼板的施工,然后进行金属风管的安装,最后才进行建筑砖墙的砌筑。此外,在规划设计时应当尽量避免三面都是混凝土墙的竖井布局,因为这种结构形式会显著增加风管安装的难度,且需要预留更大的操作空间,对建筑面积的利用效率造成较大影响。

  〔2〕风管安装空间的科学预留方案

  风管连接作业需要在连接处的四个角部进行螺栓固定,因此必须为这些位置的螺栓安装预留足够的操作空间。而风管四边的插条或弹簧夹可以在风管连接处靠外侧先行安装,然后使用专用工具推至指定位置,这些部位通常不需要预留人员进入的空间。

  具体到不同的竖井结构形式,空间预留要求也有所区别:对于三面都是后砌墙的竖井,由于风管连接处四角的螺栓都比较容易安装,风管与混凝土墙体之间仅需预留150mm的空间即可满足安装需求。当竖井有两面后砌墙时,如果风管长度或宽度不超过500mm,安装人员可以在风管外侧对墙角处的连接螺栓进行操作,此时风管两侧也只需要预留150mm空间。然而,当风管长度和宽度都超过500mm时,安装人员就需要进入风管与墙体之间的空间进行操作,这时必须确保至少有一边的风管与墙体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50mm,这个空间可以优先考虑设置在风管较短的边,以节约安装空间。

  对于只有一面井壁可后砌的情况,当风管长度或宽度不超过500mm时,需要在风管一侧预留350mm的安装空间;如果风管两边长度均超过500mm,则需要在风管两侧都预留350mm的安装空间。当同一个竖井内需要设置多个风管时,风管之间的间距以及风管与墙体之间的距离,都应当按照上述原则进行确定。

  〔3〕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案

  对于非高层建筑,当风管竖向长度不超过30米,且具备从风井顶部无墙区域进行风管连接的条件时,可以采取整体吊装的施工方法。这种情况下,风管与混凝土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0mm,与后砌墙的距离不小于50mm即可满足要求。这种吊装方式可以显著提高施工效率,但需要注意吊装过程的安全控制。对预算编制服务的理解

  〔4〕土建风井内结构楼板留洞的规范要求

  结构楼板的留洞尺寸不应简单按照风井尺寸确定,而应该以满足风管安装要求为依据。当风管距风井内壁距离≤100mm时,楼板留洞应当留至风井内壁;当距离>100mm时,楼板留洞只需比风管尺寸大100mm即可,同时需要保留结构墙边250mm的楼板,这个空间对于安装人员进入进行风管施工至关重要。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所有安装尺寸要求都是针对非保温风管而言的。当风管需要保温且采用橡塑保温材料时,应在基础间距要求上,为每根风管周边额外增加50mm的间隙(两根风管之间的总间距需要增加100mm),以确保保温层的完整性和安装便利性。

  工程实施建议与展望

  新规的实施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但同时也对工程各方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设计单位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使用功能、重要等级和成本预算等因素,综合判断是否设置内衬风管。对于重要的公共建筑和人流密集场所,建议仍然采用内衬风管的设计,以确保系统可靠性。对于一般性建筑,可以通过提高土建风道的施工质量来满足使用要求。

  施工单位应当根据新的规范要求,更新施工工艺和作业流程,特别要加强与土建专业的协调配合。监理单位需要掌握新的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建设单位则应该在项目前期就组织各方明确技术路线,避免后期出现重大变更。

  这一规范调整反映了工程建设标准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既保证了消防安全的底线要求,又给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化留下了适当空间。随着新规的深入实施,预计将涌现出更多优秀的工程实践案例,为行业提供宝贵的经验参考。工程施工预算编制与管理


搜索

0758-6806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