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探析上海工程造价 2025-09-27
返回列表

  工程造价审核误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

  〔1〕工程造价的定义与多维理解

  工程造价,简而言之,是指完成一项建设工程所需发生的全部费用。然而,由于参与主体及其视角的不同,工程造价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多重含义。从投资方角度看,工程造价是指一个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所发生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是投资者进行资金筹划和效益评估的重要依据;从市场交易的角度看,工程造价则是指在工程承发包等市场行为中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价格,反映的是供给方与需求方在特定条件下达成的交易对价,也成为开发商定价及其他参与方劳务计价的重要参考。

  〔2〕全过程控制的定义与运行机制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是指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先进技术手段,在工程项目从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到竣工结算的全生命周期内,对工程造价进行系统、动态的管理与控制。其核心在于通过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实现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约束,确保项目投资目标得以实现。全过程控制强调项目各单位、各阶段的协同与连续,通常由项目法人或专门的管理机构统筹负责,以打破传统阶段割裂的管理模式,实现造价管理的连贯性与整体性。

  〔3〕实施全过程控制的重要意义

  工程造价作为反映工程建设规模、标准、功能及质量要求的综合经济指标,其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投资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科学确定并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不仅有助于提高投资者的资金使用效益,也能促进施工企业提升管理水平、优化经营效益。在当前建筑市场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推行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强化造价约束机制,已成为规范参建各方价格行为、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有助于实现项目微观效益与行业宏观效益的有机统一。全国工程造价网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1〕项目决策的正确性是工程造价合理性的根本前提

  项目决策是工程建设的起点,其科学性与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若决策失误,不仅会导致投资浪费、工期延误,还可能引发后续一系列经济与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在决策阶段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合理确定建设方案,优化资源配置,从源头上为工程造价控制奠定基础。

  〔2〕决策内容构成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依据

  决策阶段所确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建设标准、选址方案、工艺选型、设备选配等内容,均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据统计,在项目全过程中,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可达80%左右。这说明决策内容不仅是后续各阶段工作的依据,更是实现工程造价科学控制的基础所在。

  〔3〕决策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具体措施

  为在决策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建议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合理确定项目规模:应综合考虑市场需求、资源供应、技术条件等因素,确保项目规模与经济规模相适应,避免因规模不匹配导致资源浪费或能力闲置。

  科学选择建设地点:选址应兼顾原材料获取、产品销售、基础设施配套等多方面因素,优先选择工业集聚区或交通便利区域,以降低运输成本、共享公共设施,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济南工程造价

  审慎选用工艺设备: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国产设备,以降低采购与维护成本;如确需引进国外设备,应提前考虑其与国内设备的衔接问题及后续维修、备件供应的可行性与经济性。

  优化工程方案与环保措施:工程方案应在满足功能与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力求经济合理;环保措施应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确保治理效果与投资效益相匹配,避免过度投入或治理不到位。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1〕通过招标竞争优选设计单位

  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形成的关键环节。为从源头上控制造价,应通过公开招标、方案竞赛等方式优选设计单位,组织行业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多轮评审,综合运用头脑风暴、德尔菲法等专业方法,在满足适用、经济、美观等基本要求的同时,确保方案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并符合节能环保等现代建设理念,最终通过综合评分择优确定设计单位。

  〔2〕全面推行限额设计管理模式

  限额设计是指在投资估算限额内进行施工图设计,要求设计人员树立强烈的投资控制意识,在设计中主动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优化结构布置、材料选用与节点构造,在确保功能与安全的前提下,力求造价节约。通过限额设计,可将投资控制目标逐级分解、层层落实,使工程造价在设计阶段就得到有效约束。工程造价核心期刊

  〔3〕建立健全设计质量与造价挂钩的奖罚机制

  为激励设计单位主动控制造价,建议推行与限额设计成果挂钩的奖罚制度。对设计成果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有效节约投资的设计单位给予一定比例奖励;对因设计原因导致造价突破限额的,则应视情节采取相应约束措施,以此增强设计方的成本意识与控制责任。

  ▲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1〕科学编制与审核招标控制价

  招标控制价是招标人根据设计文件、计价规范及市场行情等因素,对招标工程设定的最高投标限价。其编制应客观公正,可由招标人自行编制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造价咨询机构完成,但需避免利益冲突,确保咨询机构独立性与公正性。招标控制价的合理设定,有助于防止投标人串标、哄抬报价,维护招标活动的公平性与竞争性。

  〔2〕通过规范招投标程序控制工程造价

  招投标本质是一种通过竞争择优确定承包方的市场机制。在此阶段,需重点关注合同条款的严谨性与完整性,特别是涉及工程价款调整、材料调价、变更签证、索赔处理等内容,应尽可能明确具体,避免因条款模糊引发后续争议。同时,应加强对投标文件的符合性审查与清标工作,确保中标价真实反映市场水平,为后续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创造条件。安徽工程造价

  ▲施工及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1〕强化施工过程中的变更与索赔管理

  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实际发生的重要时期。对于必要的工程变更,应坚持“尽早提出、快速审批”的原则,以减少损失;变更指令应及时书面通知承包方,明确责任归属与计价原则。对于索赔事件,应依据合同条款进行合理认定,如停工、窝工损失一般仅计取实际发生的人工窝工与机械停滞费用,不宜按正常工作单价计算。

  〔2)规范竣工结算与价款最终确定

  结算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环。重点应做好质量保证金的合理预留与返还管理,确保其在缺陷责任期内发挥保障作用;对于因政策调整、市场价格波动等引起的综合单价调整,应严格按合同约定执行,双方协商一致后应及时办理补偿手续。只有将造价控制贯穿至结算阶段,才能最终实现造价的闭环管理,真实反映工程实际成本。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从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直至结算各阶段协同发力,通过制度完善、管理创新与技术支撑,构建起贯穿项目始终的造价控制体系,从而切实提升投资效益,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工程造价


搜索

0758-6806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