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总承包EPC项目风险透视与防控策略深度解析(中)三亚工程造价信息网 2025-11-14
返回列表

  南京市工程造价管理处▲勘察设计阶段风险要素的精细化管理

  【2】勘察设计阶段的核心风险识别与控制

  〔1〕勘察数据质量引发的连锁风险

  随着现代工程项目中地下空间开发规模的持续扩大,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精确性已成为影响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对于含有大量地下结构的工程,勘察深度必须与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相匹配,任何勘察数据的偏差都可能导致施工方案的全面调整,进而引发工程造价的大幅波动。

  某科研楼项目的实施过程充分印证了这一风险。该项目的地质勘察工作由建设单位独立委托完成,总承包单位依据提供的地勘资料,组织完成了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然而在实际开挖过程中,现场揭露的地质条件与勘察报告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原定的护坡桩和锚杆施工方案必须调整,相关施工机械设备也需要重新选型,最终造成工程造价的大幅增加。

  这一案例揭示了当前工程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设单位提供的勘察资料往往难以完全满足施工需要。为有效规避此类风险,总承包单位应在项目前期主动介入勘察工作,对关键地质参数进行复核验证。建议建立勘察资料三级审核机制:首先由专业岩土工程师进行技术审核,其次由项目总工进行综合评估,最后在施工前组织现场验证。同时,对于复杂地质条件,应适当增加勘察点位密度,采用多种勘察手段相互验证,确保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如何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2〕设计质量控制不足带来的履约风险

  在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的深度交叉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放大了设计质量问题的负面影响。设计缺陷往往在施工阶段才得以暴露,而此时进行设计变更将导致连锁反应,造成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

  某大型电磁屏蔽室项目的案例极具警示意义。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发现已安装的内隔墙吸音材料未能满足使用要求,总承包单位不得不承担拆除和清运费用。经核查,该问题源于设计单位对材料性能掌握不足导致的设计变更。尽管总承包单位在竣工结算时提出费用补偿要求,但根据合同约定,设计质量问题引发的费用增加应由总承包单位自行承担。

  这一案例凸显了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设计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为有效控制设计质量风险,建议建立以下管理体系:首先,实施设计全过程质量监控,在设计各关键节点组织专家评审;其次,建立设计单位履约评价制度,将设计质量与设计费用支付挂钩;再次,推行设计现场服务制度,要求主要设计人员参与现场技术交底和问题处理;最后,建立设计失误责任追溯机制,明确设计质量问题的经济责任承担方式。工程造价企业管理费

  〔3〕技术标准差异导致的系统性风险

  在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设备采购环节,设计标准的选择直接影响设备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水平。当前工程建设领域存在多重标准体系,包括国家强制性标准、行业推荐标准、地方标准以及使用单位的特殊技术要求,这些标准之间的差异往往成为项目实施的潜在风险源。

  某综合试验训练场建设项目为此提供了典型案例。设计单位在储油罐设计中完全参照国家标准和地方规范,但在建设单位评审环节,发现设计未充分考虑使用单位的特殊技术要求。评审未获通过,要求重新调整设计方案,这一变更不仅增加了设计成本,更导致了项目工期的延误,相关责任由总承包单位承担。

  为有效防范标准差异风险,建议建立标准管理体系:首先,在项目启动阶段全面收集和识别相关标准规范,建立项目专用标准清单;其次,组织设计单位、使用单位和专家团队进行标准差异分析,明确各项标准的适用优先级;再次,对于存在冲突的标准条款,及时与标准发布机构沟通,寻求权威解释;最后,建立标准变更预警机制,动态跟踪标准更新情况,确保项目始终符合最新规范要求。

  〔4〕设计进度管控失当引发的工期风险

  设计进度是决定工程总承包项目整体进度的关键路径,设计图纸的延误将直接影响设备采购和现场施工的开展。设计进度风险主要源于设计任务分配不合理、设计资源投入不足、设计界面管理混乱以及设计变更管控失效等因素。湖南省建筑工程造价网

  在实际项目中,设计进度延误往往产生连锁反应。某大型工业项目的实践表明,由于初步设计评审反复修改,导致详细设计启动时间推迟,进而影响长周期设备的采购时机,最终造成项目总体进度延误三个月,给总承包单位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为有效控制设计进度风险,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建立设计进度分级管控体系,将总体设计计划分解为各专业、各阶段的具体节点目标;实施设计进度周报和月度评估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进度偏差;采用协同设计平台,实现各专业设计的实时协调和信息共享;建立设计进度预警机制,设置黄、橙、红三级预警指标,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理。

  〔5〕设计技术接口管理不善的协调风险

  工程总承包项目通常涉及多个设计单位、多个专业的协同工作,设计接口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设计成果的质量和完整性。设计接口风险主要表现为专业间设计条件传递不及时、设计边界划分不清晰、设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某地铁站项目的实施过程充分暴露了这一问题。由于建筑设计与机电设计之间的接口管理不到位,导致管线综合设计出现大量碰撞,在施工阶段不得不进行大规模设计变更,既增加了工程成本,又影响了施工进度。江西省工程造价管理局

  为优化设计接口管理,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建立设计接口管理矩阵,明确各专业的设计输入输出要求;制定统一的设计协调程序,规范专业间的设计条件传递流程;定期组织设计协调会议,及时解决专业间的设计冲突;采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协同设计,实现设计问题的前置发现和解决。

  〔6〕设计优化与成本控制的平衡风险

  在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设计阶段是控制项目成本的关键时期,但过度强调成本优化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功能,而忽视成本控制又可能导致项目投资超标。这种平衡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将给项目带来严重风险。

  某商业综合体项目的经验值得借鉴。该项目在设计阶段过度追求成本优化,导致部分建筑材料档次降低,设备选型标准下降,虽然实现了投资控制目标,但影响了项目的整体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为合理平衡设计优化与成本控制,建议建立价值工程分析机制,组织设计、施工、成本等专业人员共同参与设计方案优化;制定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控制指标,实现设计阶段的精细化成本管理;建立设计方案的经济性比选制度,确保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实现成本最优。

  通过系统识别和分析勘察设计阶段的各类风险,并建立相应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设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下篇将重点探讨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风险管理策略,进一步完善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风险防控体系。三亚工程造价信息网


搜索

0758-6806931